数字报

从南京到北京,大明风云里那些悲欢离合

2020-12-25 15:21:24|图文来源:新华日报

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4年的“靖难之役”胜负已定。城内,建文帝亲自审问左都督徐增寿——中山王徐达的第三个儿子,并且以通敌的名义诛杀了他。《明史》记载,“召增寿诘之,不对,手剑斩之殿庑下。”

朱棣进城后,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并由他的儿子徐景昌承袭爵位。18年后,朱棣下诏迁都北京,定国公一脉随迁,一直定居北方。

整整600年后,《1420:从南京到北京》特展于12月18日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为洪武肇基、永乐开拓、国祚绵延三个单元,用340件(套)文物讲述从南京到北京的故事。

一面铜镜,折射徐达儿子们的不同抉择

展览的第一件文物,是徐达第四个儿子徐膺绪及夫人墓中出土的犀牛望月铜镜,镜背面的图案中,弯月挂在空中,一头牛卧在树下,穿着长袍的男子站在岸边,与立于水中的女子遥遥相望。

徐达是明代开国第一功臣,这面铜镜折射了在面对国家巨变时,徐达家族“功二代”们不同的人生抉择。

策展人朱逸霏告诉记者,徐达的大女儿嫁给了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徐氏一门在忠于皇帝和站队燕王之间如何选择,显得极为微妙。除了徐达第二子徐添福早夭外,承袭魏国公的长子徐辉祖选择了坚定效忠建文帝,曾率军击败燕军、斩杀燕将,一直指挥抵抗至战争结束。即使在朱棣登基后,徐辉祖仍然拒不俯首称臣,而是坐在父亲徐达的祠中闭门不出。朱棣对此恨恨不已,一度动了杀心,但念及徐达之功以及徐皇后的关系,只是将他削爵并禁锢在家中。5年后,徐辉祖郁郁而终,他的长子徐钦继承了魏国公爵位。

铜镜的主人徐膺绪在“靖难之役”中选择中立,在皇帝姐夫的庇护下,不但未受处罚而且仕途顺风顺水,官至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直到永乐十四年(1416)去世,是兄弟当中寿命最长的。

定国公徐增寿一直长期定居北京,徐氏“一门两公”分居南北二京的格局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在明朝开国六王(追封)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当中,只有徐氏一门有如此荫荣。

一组“五供”,回到了主人的去世地

朱棣称帝三个月后,南京的朝天宫举办了一场“金箓大醮”,为朱元璋和马皇后荐福。“金箓大醮”是道教的一种重要仪式,主持此次仪式的道士叫刘渊然,仪式后书写的《钟山告天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手足且伤于先后,情衷有恸于死生。骨肉相残,几致屏翰之倾替;腹心构讼,幸兹国家之安全”,记录了那场交战士兵流血漂橹、人头滚滚的“靖难之役”。

展览中有一组“五供”出自南京西善桥刘渊然墓,由一只双耳铜炉、两只双兽耳衔环铜瓶和两只铜烛台组成,它们见证了刘渊然与明初四朝五帝的交往。

南京博物馆综合业务部主任岳涌是刘渊然墓的考古发掘领队,据他介绍,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把刘渊然从南昌召至南京,安置在总领天下道教事务的朝天宫。5年后的夏天,朱元璋让他去武当山。在此期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紧急将他召回,为朱元璋做法事。永乐皇帝从侄子手里夺得帝位后,提升刘渊然为道录司左正一,宠信有加;也许是永乐在政权稳固后清算旧人,几年后刘渊然被贬龙虎山,进而再贬至云南。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立即将他召回,并赐号“长春真人”,此时距他被贬已有15年。墓志中形容刘渊然“万里还归,皓然白首”。宣德皇帝在位期间对刘渊然更是尊重有加,所用服装、法器、舆帐都是皇帝所赐。

宣德七年(1432),刘渊然请求回到南京,皇帝画了幅山水图给他,派太监一路护送,半年后刘渊然在朝天宫西山道院去世。据专家考证,西山道院就位于现在展厅所在位置,刘渊然墓中出土的五供在他去世的地方展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巧合。

一块金牌,印证一代黔国公离奇死亡

崇祯元年(1628),云南发生了一件离奇的谋杀案,一代黔国公沐启元饮了毒酒暴死,而下毒者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生母亲宋太夫人。事后,宋氏不仅未被追究,反而被史书认为是“为国割爱”的大义灭亲之举。

展厅里有一块金牌出自南京将军山沐启元墓。金牌正中为“黔宁王遗记”五个双钩大字,右左两边分刻“此牌须用”“印绶带之”。背面刻着“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黔宁王是明代开国功臣、朱元璋义子沐英,其子孙世袭黔国公,那么在黔国公的墓中出土了沐英的家训,是否与沐启元被毒杀有关联?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考古部主任龚巨平告诉记者,沐氏家族自沐英起世代镇守云南,为国戍边。同时,历代沐氏黔国公基本归葬南京观音山。沐氏早期在云南执掌一方,权威煊赫,然而自明代中期起,沐氏爵位承袭多有曲折,且与云南地方官员矛盾加深。

沐启元是沐英的十一世孙,生性“悍悖无忌暴横”,后来甚至想要举兵反叛,他母亲宋太夫人知道后惊恐不已,说道:“吾家累世忠贞,原无失德,岂因此子败祖宗臣节乎?”于是她决定毒死沐启元,消除云南祸患。又过了五年,崇祯皇帝答应末代黔国公沐天波的请求,允许沐启元归葬南京祖坟。

宋氏为了保全沐氏全族和祖宗声名,毒杀爱子,这种选择的痛苦可想而知。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沐氏家族厚葬了沐启元,随葬品包括金、玉、琥珀、玛瑙等不同质地文物多达180余件,黔宁王遗记金牌就是其中之一。

在沐启元之后,沐氏后人再未归葬南京。明亡后,沐天波追随永历帝辗转缅甸,最终为保护永历帝力战不屈,被缅甸士兵杀死,他的两个儿子也不屈而死,沐氏女眷集体自焚而亡,在当时的价值观中可谓一门忠烈。

在整个明代,始终与王朝同患难、共始终的只有徐达家族与沐英家族。在沐氏覆灭之前,最后一代定国公徐允祯打开北京德胜门投降李自成,后被处死;最后一代魏国公徐文爵在南京城投降清军后被贬为庶人,两个家族的功臣故事随着历史的更替画上了句号。 本报记者 王宏伟文/图


作者: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