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市政协委员钱雷:改善中小学教室照明 保护青少年视力

2021-01-14 11:29:40|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市政协委员钱雷。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董家训 孙中元摄市政协委员钱雷。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董家训 孙中元摄


近年来,近视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小学校园里的“小眼镜”越来越多。此次两会上,市政协委员钱雷表示,照明环境不理想,是影响中小学学生视力健康和用眼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中小学教室现代化提升的同时,建议政府牵头,对全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进行全面改造,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 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视力不良率分别达到46%、74%、83%。也就是说,学生高中毕业后,只有不到两成视力合格。“保护青少年视力已经刻不容缓。” 钱雷表示, 通常来说,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种,一是读写姿势不良,眼睛距离书本过近;二是用眼时间过长,长期用眼疲劳;三是环境照明不良,用眼舒适度不足。 

一项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天大约60%的时间在教室。照明环境不理想是影响中小学学生视力健康和用眼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教室反光、眩光、阴雨天光线昏暗等,不达标的教室照明环境亟需改善。 

钱雷说,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善,照明技术的发展,采光达标已经是教室照明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要考虑到的是视力保护指标,对照度、眩光、光频闪、显色指数、色温、蓝光等指标进行全面改善。目前,我市中小学教室使用的光源与照明环境良莠不齐。去年,南京市教育局制定了全国首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室照明验收管理规范》,让教室照明改造工程有了新的评价标准。 

钱雷建议,以此为标准,对全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进行全面改造。按达标情况将所有教室分成高、中、低不同安全类别,优先完成低安全标准教室的改造工作。同时,建立教室照明监测及评价机制,持续保障照明质量。相关部门应充分论证各类灯具的照明参数,科学构建教室照明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引入光环境检测的方法、工具及手段,定期监测教室照明光环境,建立合理的更换机制,及时清理照明效果不佳的灯具,避免由于灯具老化因素造成的照度下降等问题。有能力的片区可探索建立智慧照明教室,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需要,系统自动调节区域照度。 

南报融媒体记者 毛庆


作者:毛庆 责任编辑:尹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