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以创新名城建设赋能南京高质量发展

2021-01-15 11:10:17|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张为付——

以创新名城建设赋能南京高质量发展

提交2021年南京市人代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南京持续发力创新名城建设,创新竞争力大幅提升。“创新名城是南京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张为付表示,面对极不平凡的2020年,南京奋力打赢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防汛抗洪三场硬仗,交出了应对大战大考的优异答卷,关键在于南京以创新名城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张为付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选择高质量经济活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抓手。”张为付认为,过去三年间,南京持续推动创新名城建设,2018年市委“一号文”,提出“创新十条”,为创新名城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2019年“一号文”,提出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法治化的“六化”,为创新名城建设指明了具体路径;2020年“一号文”,提出科创企业森林成长机制、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机制、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应用激励机制、创新要素有效支持机制、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机制等“六大机制”,全面完善创新名城的生态体系。

“可以说,创新名城建设激活了南京高质量发展动力。”他说。比如,区域创新系统协统集聚逐步完善,虹吸大量创新要素,高新园区“1+15”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确定性广域网等重大成果,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集聚新研机构45家;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完善“创业南京”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853名;推进“生根出访”“百校对接”,启动大学创新港、“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建设;9600多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08亿元,增长29.1%。“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创新名城建设取得一系列主要突破。”张为付表示,2020年,南京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1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第4位;新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13家、总数超400家,新增孵化和引进企业3538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1800家、总数突破65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万家、增长50.2%,新增独角兽企业3家、瞪羚企业179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1.93件,居全国第三。

他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篇之年,南京应当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名城建设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张为付说,一方面,南京要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夯实创新发展基础,围绕新兴技术,不仅要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更要完善配套产业,实现创新产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规划政策和体制机制,加强顶层统筹设计,坚持分类实施,加快构建创新产业体系。要深化体制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创新要素的供给质量。

南报融媒体记者  宋广玉

作者:宋广玉 责任编辑:尹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