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垃圾分类亭房,选址难题有多解

2021-01-28 11:35:46|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地上不行“地下”建,上岗“流动垃圾车”

垃圾分类亭房,选址难题有多解

我市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已近3个月,垃圾分类亭房建设选址,仍是不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难点。垃圾亭房靠着哪栋楼,哪栋楼业主就不愿意,众口难调。如何化解亭房选址难题?近日,记者深入多个小区进行探访。 

意见不一,坐下来共同商议 

从莫愁湖公园往西南方向走1公里左右,便是建盛丽庭小区。走进小区,绿树掩映之间,一座古色古香的小亭子格外引人注目。亭子灰瓦红柱,飞檐翘角,还有雕花设计,颇为美观。而走进细看之下,它却是一座落地不久的垃圾分类收集亭。 

“其他小区的朋友平时来我们这儿,都说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亭建得好、颜值高!”日前,建盛丽庭小区居民郭梅芳一边将手中分好类的生活垃圾依次投入分类亭,一边对记者说道。 

社区一位负责人却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居民都对亭房很满意,然而建设之初,矛盾和争议可不小,“我们是个老旧小区,空间十分有限,垃圾分类亭房选址时,找来找去,也只有小广场花坛这边有地方建。”消息一出来,一些居民纷纷反对,有的担心会破坏原有景观,有的担心会有臭味,甚至还有人担心会破坏“风水”……“刚开始几天,常常有居民来社区反映意见,甚至还有居民直接在小广场上大骂。” 

莫愁湖街道城管科副科长李宪轩介绍,对此,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安排专人逐户上门进行宣传,征求居民关于垃圾房建设和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实施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确定选址后,社区又专门征求了居民对垃圾房建筑风格的建议。因为靠近莫愁湖景区,亭房最终选用了与莫愁湖景观相近的古风建筑,工作人员还在投放点旁边种植了两棵金桂树。“在居民的支持下,短短20天,小区就完成撤桶并点!” 

“分类亭房为什么要建在车棚旁,会不会占用停车位?”“建成后,有臭味怎么办?”……天安花园小区分类亭房选址时,同样有居民不理解。对此,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耐心宣传,并组织居民前往试点小区参观学习,打消了居民的顾虑。亭房建成当天,居民分类卡开卡率达到80%以上。 

像建盛丽庭一样,面临选址难题的小区,还有很多。建邺区垃分办负责人于雪峰介绍,目前,建邺区368个小区实现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其中80%居住小区完成“撤桶并点”,超过我市60%的指标要求,“推进过程中,亭房选址就是首个难题。”对此,建邺区因地制宜、广泛发动,充分和居民协商沟通,争取居民支持的“最大公约数”,成效良好。 

另辟蹊径,垃圾分类房转入“地下” 

地面上寸土寸金,亭房选址众口难调,那为何不将亭房转入“地下”?在江心洲,亭房选址难题有了更优解。 

走进江心洲胜科星洲府澜庭小区,记者看到了令人疑惑的一幕:小区里,环境清爽整洁,地面没有一片垃圾,却看不见垃圾收集点。在街道城管科副科长段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小区的地下车库,原来,这里设置了一个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区,几位居民陆续从电梯里出来,将垃圾投入分类点。走近前去,亭房附近也没有臭味。 

“江心洲街道共有24个小区,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分类亭房设施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使用。其中,有17个小区因地制宜将亭房建在了地下车库。”段频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开展之初,江心洲也面临选址难题,经过试点,将分类亭房建在地下车库,效果不错,居民很支持,于是便在街道范围内推广,选址难题迎刃而解。“同时,我们在建设时,也注意将亭房建在了车库闲置位置,不占用车位。” 

段频介绍,仁恒水木园小区在撤桶并点以前,垃圾桶设在小区大门口附近,不仅会有异味,有时大风吹过,垃圾桶被掀翻,垃圾吹得到处都是。撤桶并点将亭房建在地下车库后,小区环境大为改善。 

“下雨下雪,再也不用跑到室外去扔垃圾,直接坐电梯来地下车库就可以了。垃圾分类点设在地下,不仅让小区地面环境得到改善,也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仁恒江枫园小区居民谢发兴说,现在,每天早晚投放时间,来到小区地下车库,将垃圾投放到相应回收桶内,已经成了大家新习惯。 

专家:可探索推广“流动分类点”

部分小区空地稀缺,实在腾不出地建分类亭房,怎么办?据报道,日前,我市有市人大代表建议,亭房选址实在困难的,或者业主目前难以认同垃圾房选址的,可以先以流动垃圾车的形式开展分类,先培养起分类环保的意识。 

据了解,目前,我市部分小区已经在探索这种“流动分类点”的形式。在雨花台区仁恒翠竹园小区,“流动收集车”已经上岗一段时间。据悉,该小区设置了6个流动车收集点,工作日每天上午7:00—9:00、晚上6:00—9:00定时收集,双休日增加一个中午投放时段。 

在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宪辰看来,如果小区垃圾分类亭房选址确实困难,“流动收集点”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在部分小区可以考虑推广。“从成本上看,一个垃圾分类亭房的建设,成本不低,后期可能还需要专人维护,‘流动收集点’的形式在成本上相对较低。同时,‘流动收集点’的形式,也让小区原本就紧缺的公共空间不被占用。”朱宪辰同时指出,“流动收集点”的实行,关键在于居民定时定点投放习惯的形成,因而投放时间上,也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实际情况。 

“垃圾分类亭房建设选址,需要以整体的视角,将这项工作融入垃圾分类总体工作中来提前规划设计、征求意见。”南京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义波认为,亭房选址,要充分考虑居民诉求,综合各方意见。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开之前,小区里都是有垃圾投放点的,这些原有的投放点,如果符合垃圾分类亭房建设选址的要求,可以作为优先选项。可在条件许可前提下,按照打造小区“盆景”的形式,对垃圾分类亭房进行绿化美化。同时,上海等地相比南京较早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可以调研上海的经验,汲取先进做法,推动我市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发展。 

通讯员 吴星月

南报融媒体记者 钟太昌

作者:钟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