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家农创园有个全国唯一农业集群式院士创新基地
院士“耕种” 点土成“金”
众创空间。 国家农创园供图科技“潮”,农业“土”,这是长期以来人们的直观印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研与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是行业发展的痛点。 在位于浦口区的南京国家农创园,有一个汇聚智慧和资源的“院士天团”,正一步步打破桎梏。
作为农业农村部批复建设的全国首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国家农创园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农业集群式院士创新基地,已集聚赵春江、邹学校、赵其国、李德发、张福锁、沈建忠等一批院士团队,用科技创新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翅膀、展翅高飞。
描绘无人农场,智慧农业未来可期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爷爷辈的农民;“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栽秧不弯腰”,这是父辈和现在的农民。
下一代会是什么样?
“早上太阳升起来了,仓库门自动打开后,无人驾驶农机根据设定好的轨道去田里耕作,喷洒农药、除草或其他作业,完成之后回到停车场。这是无人农场,农民全部在线上控制。”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工作人员描绘起了智慧农业的未来。“根据大数据分析出的农田作物生长和健康状况,自动判断和匹配相应的作业,机械的操作定量、精准、高效。”
当前,农业生产正在从机械农业向智慧农业升级,这正是我国农业信息化领域学科带头人赵春江院士的团队正在努力的方向。赵春江是第一个入驻南京国家农创园的两院院士,其团队正在研发集成式的智慧农业体系,涵盖农业耕种管收的全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把农业提档升级。
依托院士的核心作用,国家农创园正逐步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效应。国家农创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借助院士影响力,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团队超过50个,将农创园打造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聚集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的‘试验田’,探索出一条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子。”
做强南京种业,打造产学研发展平台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近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近年来,南京蔬菜种业行业没有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迫在眉睫。
中国工程院院士、蔬菜学专家邹学校带队成立的南京新创蔬菜分子育种研究院,拥有全国数量最多、品类最全的小白菜种质资源材料,同时享有全国最大的辣椒种质资源库。
“背靠江苏省农科院、南农大等科研单位,其实我们有很强的科研实力优势,但缺乏市场化的载体把成果转化出来,把产学研深度融合落到实处。”研究院副院长夏彭飞说道。
作为新型商业化蔬菜育种研究机构,研究院成立一年来已建有育种科研及原种扩繁基地150亩、委托制繁种基地1000亩;今年将生产10万公斤优良杂交蔬菜种子。“我们逐步形成育繁推一体化格局,开发高产、稳产、优质的品种服务于农业生产,输出给南京本地的蔬菜基地,带动本地农民增收致富,做强南京蔬菜种业。”
蔬菜种业只是一个缩影。农创园打造产研融合发展的新平台,让企业家能在这里找到有用的成果,科学家能找到可转化的企业,金融家能找到投资的热点。
打造高科技农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从2.5吨的尿液粪便,到1吨的有机肥,只相差一件“冲锋衣”的距离。
这件“冲锋衣”就是南京思农生物有机肥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华怀峰介绍的气流膜。该研究院是张福锁院士和沈其荣教授领衔的团队主导,这项技术由研究院运行主体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固废处理技术。“传统建厂房处理固废的方式成本高、腐蚀性强,而且会有二次污染。气流膜的固废处理成本很低、效率更高,不会有二次污染,利用液体和气体分子大小不同,将发酵中产生的水汽挥发的同时阻隔了臭味。”
凭借这项核心技术,企业去年处理了约60万吨的养殖尿液、125万吨粪便,生产的有机肥价格只有市场价的70%,盈利却翻了番。“技术革新推动了有机肥成本下降,这更有利于有机肥的推广和农业应用,对减少化肥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农创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农创园联合入园院士团队逐步研发一批农业高科技产品,培育一批农业新型研发机构,关联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打造百亿级产值企业集群,加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通讯员 杜川 实习生 林曾霞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