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跨界融合,打造“新红色文化”力作

2021-03-12 08:28:48|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杂技剧《桥·家》搬上舞台,再“建”南京长江大桥

跨界融合,打造“新红色文化”力作

“1959年冬天,我的父亲母亲和来自全国各地踊跃参加长江大桥建设的工人们来到南京,他们在江水边安营扎寨,在荒滩上打桩建房,在沸腾的工地上与时间赛跑……”随着“桥二代”的讲述,杂技剧《桥·家》在舞台上完成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该剧近日举办内部试演,“惊、难、奇、险”的杂技、绚丽震撼的声光电效果,加上生动的故事,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迈向精品的道路上,《桥·家》还在前行。这部专家眼中的“新红色文化”力作,将在精心打磨后惊艳亮相,献礼建党百年。

再现家国情怀

用90分钟浓缩8年建造历程

1968年9月30日,当第一列火车拉着7节车厢从江岸南边开往浦口时,南京城万人空巷,5万多人挤上南京长江大桥,桥下的路上、甚至树上都是人……对很多老一辈的南京人来说,这个场景是刻在心里一辈子难忘的记忆。众所周知,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有着“争气桥”之称。

如何把这段历程用杂技剧表现出来?太难了!要把耗时8年的建造历程浓缩成90分钟的舞台表演,浩瀚的史料、偌大的工程、漫长的生产周期、诸多的英雄劳模……头绪之多,想想都庞杂。但又太适合了!杂技的“惊、难、奇、险”等特点,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精神高度契合。在剧目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多次研究当时的建设资料,在场景和节目设计上,也争取最大限度地还原当时的施工现场。比如,在第二幕建设桥墩岛场景中,通过充分模拟当时建设实景,特别创作嫁接型惊险节目《爬坡升降梯蹬人》,演员们需要在八九米的高空中完成“蹬传人”等一系列超难度技巧,呈现出的舞台效果与当时工地施工的实景极为相似;在第五幕舍身救沉井中,主创团队以四人荡环来模拟波涛中的橡皮艇,并创新设计了大型杂技组合《抢救沉井》,涵盖空中、舞台及水下表演,观赏性极强。

“杂技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特别是现实主义题材的杂技剧,难度非常大。我们在尽全力探索将‘杂技剧’中的‘杂技’和‘剧’深度融合,努力争取在现实主义题材杂技剧创排实验方面迈出可喜的一步。”南京市杂技团团长池文杰说。

整部剧由七幕组成,充分还原了从1959年南京长江大桥初建到1968年正式通车的重要场景,剧中的情景呈现,与今天美好的生活大环境形成一种时空观照,塑造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的英雄群像,再现中国劳动者的家国情怀,也形成了一种可视化的历史和城市记忆。

观看内部试演的观众中有不少是当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他们观看表演后,动情地说:“我们太需要这样一部有故事、有感情、有温度的剧目了,每一幕的画面都非常真实,让我们这些老桥工一下子就回想到了当时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场景,杂技的形式也充分展现了我们当时建设南京长江大桥时的艰难险阻。”

深挖长江文化内涵  打造当代“新红色文化”力作

内部试演结束后,南京市文联主办,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南京市杂技家协会承办的杂技剧《桥·家》作品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点赞。

南京长江大桥融入了国家和民族记忆,展现了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桥·家》以史实为依据,以人物塑造为情感载体,用今天的视角回眸几十年前新中国第一代桥梁建设者如火如荼的革命热情,同时也是对长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南京的红色文化,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除了雨花台,其实还有很多。”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提出,要对“新红色文化”进行挖掘,而《桥·家》正是一部优秀的当代“新红色文化”作品。

“任何一种文化都要生长,红色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地方文化也不是静止不动的。文化不等于历史,如果文化不生长,那这个文化就是‘死文化’。”汪政认为,红色文化过去有、现在也有、将来还有,而且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我们现在建设方式变了、生产方式也变了,我们被叫做‘基建狂魔’,但是那种吃苦的精神、耐劳的精神、拼搏的精神、不畏牺牲的精神、创新的精神、担当的精神,一直都在。这些都是红色文化的基因,是对红色文化新的传承和发展。”他称赞《桥·家》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当中,提炼出我们当下仍要继续发扬光大的特质,“我觉得抓得非常准,既要兼顾到剧,同时又兼顾了杂技的形式,确实是非常不容易。”在他看来,虽然《桥·家》是杂技和戏剧的结合,但是基本上把所有艺术的手段都加上去了,“包括舞美、音乐、灯光等,体现了综合艺术的舞台效应。我认为这是一部值得充分肯定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红色文化’优秀作品。”

东南大学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廷信认为,《桥·家》通过“桥二代”的回忆及旁白的形式把故事串联起来,能够体现故事本身的真实感;同时通过两代人从大桥的建设到大桥的修复这两个重大事项的关联,以此传承“大桥精神”,构思巧妙。

凤凰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振羽用“别开生面、别出心裁、别有洞天”形容自己的感受。“用如此独特新颖的方式来讲述大桥故事,重温难忘岁月,令人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他说,《桥·家》演出了当年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者们的恢弘气势,展现了当年南京大桥建设者们的壮志豪情。

跨界融合盘活好戏  拓展传统艺术的表现疆域

杂技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如何在当下更具表现力?

王振羽说,《桥·家》实实在在地盘活了一场精彩好戏,也拓展了一个传统艺术的表现疆域。“杂技艺术源远流长,但多以力量、技巧、经验取胜,较少涉足重大题材,较少展示宏大场面,即使当代西方的杂技艺术,也多有魔幻色彩,光怪陆离,场面盛大,多为娱乐。《桥·家》把高空攀爬、头顶技巧、单杠炫技等传统杂技与桥梁工地的种种工业作业场景巧妙糅合,浑然一体,令人在惊叹艺术家们精彩表演的同时,毫无隔膜地置身当年桥梁工地的恢弘气势中,令人叹服。”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康尔指出,《桥·家》丰富了杂技剧的话语体系,“这个杂技剧有三个话语体系:一是旁白、说唱和字幕构成的文学化的话语体系;二是演员的肢体语言,靠肢体语言、动作、表情和一系列的精彩表演;三是大胆使用了影像语言系统,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所长、教授徐子方认为《桥·家》是一种成功的跨界融合。“杂技融入剧情,把音乐、歌舞、字幕、声光电结合,极大限度融合各方面的艺术形式,增强艺术效果。而且我们看到投影的效果在这方面被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在整个融合过程中集中展示出融合艺术的穿透力。这种表现手法值得我们肯定。”

南京市文联举办《桥·家》作品研讨会,是要通过尝试评论前置和主动介入重点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助推《桥·家》打磨成一部精品。研讨会上,专家们也提出了不少建议。

汪政认为,剧中某些场景还需要在细节上进行打磨,更符合工业美学的特色。“建桥是工业美学,这种工业美学的特色是有力量、是有一种雄浑阳刚的感觉,也就是说这部剧要让我‘见’到混凝土,‘闻’到混凝土的味道,‘品’到滔滔长江水。”他建议要把传统的杂技技巧跟大桥建设工程的工序和材料、工具、器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完美无缺、完全融合。

也有专家建议,一些章节的舞蹈比例是否可以适当降低,例如“姑娘挑着两个箩筐送建材,一上场就开始跳舞,如果改为送完建材回来,箩筐空了,这时候再跳是不是更合适一些?”此外,一些专家提出,目前尾声的处理可以稍作改进,包括剧名,是否可以在提炼出剧本传达的精神的同时,进一步升华,将主题更好、更直接地传递给观众。

撰稿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邢虹

供图 南京市杂技团

作者:邢虹 责任编辑:尹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