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怒斥敌人,狱中写诗明志,临刑前将遗物赠难友
这场展览,再现雨花英烈狱中斗争事迹
雨花英烈中的很多人,牺牲前遭遇逮捕、身陷囹圄。在监狱这个特殊战场,以邓中夏、恽代英、罗登贤、何宝珍、赵良璋等为代表的党的优秀儿女,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敌人进行了最后斗争,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狱中斗争革命文物。
为用好用活雨花台丰富的红色党史资源,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整合新发现的史料与馆藏资源,举办了“铁窗犹见坚壮志——雨花英烈狱中斗争文物展”,其中不少珍贵文物都是初次亮相。昨天,该展览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红色文艺展示中心进行展出,一直持续到10月底。
众多铁窗中诞生的“红色传家宝”初次亮相
“此次我们一共展览了65件实物资料,百余张历史图片资料,4幅油画,一个场景设置。”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陈列展览部工作人员张婉颖说,该展览是第一次以雨花英烈狱中斗争遗物为主要内容的党史题材展览,已经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举办的109项联合推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展品以雨花英烈狱中斗争文物为主体。从体现被捕危险如影随形的通缉令,到展现法庭坚持抗争的辩文,再到在狱中坚持斗争留下的刺绣、日记、家信,直至牺牲时的遗书与诀别信,以革命文物为主线,再现雨花英烈狱中斗争全貌。
值得一提的是,有许多展品都是初次亮相。比如邓中夏被捕后上海法租界巡捕房所制的照片,邓中夏身穿长衫,剃着平头,胸前有一块编号为“P82919”的牌子。他双目炯炯,怒视敌人。还有两幅郭纲琳在狱中的刺绣图,一幅在手帕上绣有红色五角星,以及英文“lone live”字样,旁边还用紫色的丝线绣了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另一幅是一只精美的桃心香包,蓝底上绣着栩栩如生的花草,外面一圈镶嵌了红色丝线。“这一针一线交织着烈士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对党的无限忠诚,还有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热爱。”工作人员表示。
法庭上不屈斗争,把酷刑写进歌词
从1927年起,众多“政治要犯”在南京关押,监狱成为国民党反动派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魔窟,也成为共产党人与敌人进行斗争的重要战场。
展览展出了首都卫戍司令部(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等多个监狱的照片,以及狱中使用的刑具图片、监狱复原场景等,还有敌人残酷杀害革命者并将尸体当街示众的照片等等,再现南京成为反动统治罗网最密切之地的恐怖气氛,展示时代背景下共产党人身处的艰难困境。
即便如此,被捕后的雨花英烈,在监狱中、法庭上留下的种种斗争记录,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坚定立场和浩然正气。比如一份节选自伪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审讯黄励的笔录手抄件记载,法官问黄励:“你在共党担任什么工作?”黄励答:“我做过共党好多事,我不愿意把我在共党所做的工作在法庭上宣布……希望在五分钟内枪毙我。”又比如恽代英被关押在上海漕河泾监狱期间,为鼓舞难友坚定意志,采用《苏武牧羊》曲调填词创作的《苛刑歌》,歌中写道:“意志要坚牢,肉体受痛苦,精神永不扰,一朝翻身,杀尽贪官污吏把仇报。”
临刑前将“身外之物”分赠,留下绝笔嘱亲人
雨花英烈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当中有的父母年事已高,是家中孝子;有的夫妻恩爱,孩子尚幼;有的年纪轻轻,尚未成婚有后。在面临生死抉择时,他们痛别儿女亲情,随时准备舍生取义。展览精选了雨花英烈在狱中写给亲人友人的书信,以及烈士在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绝笔和遗物,令人动容。
“我生君所依,我死君所泣。良侣须自择,儿女当教齐。”这是朱克靖被捕后,在烟盒上写给妻子的诀别诗。被捕后的朱克靖心知此别即是永诀,只来得及在烟盒上写下这首诗留给妻子,短短20个字,逐一叮嘱,字字泣血,展现出他忠诚于党、绝不叛变的政治底线和坚定信仰。
又如赵良璋在临刑前,把狱中使用的钢笔,托难友转交他的妻子蒋平仲留作纪念;从裤袋取出手帕,交给同牢难友朱璧谱留作纪念;从身上脱下皮夹克,赠给同牢难友朱铁华留作纪念。并给难友朱铁华写下一份诀别信,托他告诉妻子蒋平仲,嘱托她改嫁,并写道:“我是带着勇敢与信心就义的,我虽倒了,但顽强的性格仍使我精神永不灭亡。”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子俊
通讯员 周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