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一次性吸管”
“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
“帆布袋取代塑料袋”
……
如今,绿色低碳发展
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起来
“碳”秘南京
刚刚过去的8月25日
是“全国低碳日”
市发改委、市环保局等联合发布
“十三五”以来
南京绿色低碳工作“大数据”
▼▼
“十三五”期间,我市紧扣“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定位,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为契机,结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强化低碳基础能力建设,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完善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理念等系列举措,全市绿色低碳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十三五”以来,南京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45.6%,全市域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22%,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显著,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实现“双赢”。
“双赢”背后,是南京推动绿色发展的不懈努力,是一次次转型升级中旗帜鲜明的态度、壮士断腕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意志。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这五年,南京主导产业转型取得新突破。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着力打造“4+4+1”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固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八大产业链,形成数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这五年,南京能源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实行煤炭消费总量管控,研究制定南京市年度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实施方案,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基础上,通过严控煤炭品质、关停燃煤机组、压减企业用煤、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等手段,全市煤炭消耗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
这五年,南京绿色低碳出行成为新风尚。制定实施《关于加快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实施意见》,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394公里,位居全国第七,成为全国首个区县全部开通地铁的城市;主城区公交车辆除过江隧道车辆外已全部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
这五年,南京绿色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2017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标准,累计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超7000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面积超27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600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超250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
五年多来,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已在南京深入人心,并不断改变着大家的思想观念。
五年多来,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果已浸润于南京人的日常,真真切切地改变着大家的生产生活。
南京咬定目标不放松
加快绿色发展转型
推动美丽古都建设展现新图景
南京:全力打造“低碳先锋城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央的决策部署,更是南京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需求,事关绿色崛起、永续发展,对于南京,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碳”工作,部署发改、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了一系列工作。
目前,根据生态环境部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我市正重新核算全市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和减排潜力,深入钢铁、石化、化工、建材、5G和数据中心等5个重点排放领域,开展达峰预测及路径研究。市工信、建委、交通运输局等单位正深入研究,积极推进各自领域碳达峰方案编制工作。
同时,正在研究起草《南京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当前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以能源革命、产业变革为重点,以项目化、清单化、指标化为基本要求,拟构建“1+3+12+N”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此外,我市还正在研究起草《南京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抓紧编制《南京市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总体实施方案》和《南京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会同长三角碳研院,深入开展我市双碳目标及实施路径研究,编制完成《南京市“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
未来,南京将坚持以打造低碳先锋城市为目标,聚焦产业、能源结构“双优化”,紧抓降碳这个“牛鼻子”,全面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加快构建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尽快明确低碳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科学谋划好双碳实现路径,为都市圈、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南京样本。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我们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