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原著作者文集亮相中文世界
站在2021年
中国科幻如何构建“未来”
9月12日是波兰科幻泰斗作家莱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随着纪念活动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开启,波兰更是将2021年直接命名为“莱姆年”。译林出版社于近日适时推出中文简体世界首套“莱姆文集”。这不由得再一次引人发问,站在2021年,我们应当如何想象未来?中国科幻作家能否想象出一种不同于西方,由中国性所构建的未来?
作者
《飞向太空》由其小说改编
许多人了解莱姆,是从《索拉里斯星》开始的,这本书堪称莱姆的代表作。在1972年和2002年,这部小说分别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和史蒂文·索德伯格搬上荧幕。尤其是塔可夫斯基的那次改编,获1972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并夺得同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国际影评人协会大奖,铸就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与《2001太空漫游》并驾齐驱,成为影迷心中无法撼动的科幻电影神作。
在很多人心目中,它不但是一部现代哲学读本,同时也是进入“莱姆宇宙”之门的第一把钥匙:在那个宇宙里,索拉里斯星被神秘的蓝色大洋覆盖,它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执念和渴望,迷惘与恐惧。随着人类对这颗星球无限的兴趣,心理学家凯尔文降落到索拉里斯星,迎接他的不是同伴们的热烈欢迎,而是杂乱的太空站、疯癫的科研人员和凝重的暗黑气氛……
早在1971年,莱姆在其出版的《未来学大会》里就写道:“我”被冷冻到2039年,彼时地球上有将近300亿人口,国家和边界仍然存在,战争和冲突已经消除了,图书馆消失了,字典毫无用处。这是一个看起来异常富有人文气息的世界:天气具体飘几朵云、下几场雨、出不出彩虹是由市民投票决定的……
《惨败》是莱姆的封笔之作,讲述了人类远征队一步步将一个陌生的异星文明逼入绝境的故事,是此次出版的“莱姆文集”中篇幅最大的作品。莱姆思考人类的命运和技术的发展,在小说中事无巨细地展现了大量技术细节和科技伦理,并将他构建的思想大厦包裹在奇妙的想象、迷人的冒险及引人入胜的情节里,却也因此给翻译设置了多重迷宫。
作品
他预言了互联网的出现
1921年出生的莱姆,当过汽车技工,最终获医学博士学位,创立波兰宇航协会;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众多短篇佳构,被译为52种语言,全球畅销4000余万册;波兰第一颗人造卫星即以他的名字命名。如果说刘慈欣是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那么,莱姆就是以一己之力将波兰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
据了解,莱姆的小说,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总以情节见长。他喜欢将他的小说主人公置于一个新奇的环境中,或是来回穿越的异时空,或是机器造反的世界,或是挤满各种奇怪生物的星球,借此表达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看法。其作品多聚焦哲学主题,探讨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智慧的本质、外星交流,以及人类认知的局限,等等。此外,早在70年前,莱姆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据译林出版社工作人员介绍,《索拉里斯星》在国内曾经有过三个不同的简体中文译本,在多次绝版之后,二手市场一度被炒作到300元左右一本。相比之下,莱姆其他作品的中文引进情况,却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为了进一步向中国读者整体推介这位“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的科幻大师,译林出版社购买了包括《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惨败》等在内的六部作品的中文版权。“这也是中文世界首次对莱姆进行整体出版规划。六部代表作,即《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其主之声》《无敌号》《惨败》和《伊甸》。其中,《索拉里斯星》为全新译本,其余五部皆是首次译介。”
值得一提的是,译林版“莱姆文集”由现任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作序推荐,提纲挈领地展现了莱姆的魅力和前瞻性,指出他的作品最发人深省的不仅有物质和技术层面的想象,还有道德层面上的深刻思考:“这些都是我们在当今文明技术发展的同时要去寻找的答案。”
思考
中国科幻如何构建未来
“莱姆文集”中文简体版的推出,与当下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科幻热”是分不开的。尽管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看来,中国科幻文学已初步取得了和世界科幻文学对话的能力,但中国科幻文学整体基础仍处于薄弱态势,有广泛共识的经典作家作品并不多,大量涌现的是匮乏现代科学意识科学思维、没有未来感的幻想性、审美上乏善可陈的所谓科幻写作。他认为,科幻文学在所谓最好的时刻尤其要保持清醒,回到基本常识,在科学、幻想和文学三个维度达成融通。
不过,复旦大学教授严锋则认为,随着《三体》出版、刘慈欣获雨果奖,以及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中国科幻正从文学的层面“破圈”而出,成为文化热点和社会热点;更难得的是,以刘慈欣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在跳出现实维度之后的对现实、对世界的关怀,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作家的宏大想象、视野和胸怀。
尤其是站在2021年,我们应当如何想象未来?中国科幻作家能否想象出一种不同于西方式的、由中国性所构建的未来?
中国科幻作家宝树认为,这不是指中国作家非得把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国粹”写到未来去,才够“中国”,“中国科幻需要的是一种更为本己的、源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审美结构和情感体验。”他认为,“对中国科幻而言,最根本和迫切的需要是拥有自身的独立品位,扎根于吾国吾民,扎根于每一个作者在现实中国的生存经验。”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