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高光事迹亮相荧屏
为“功勋”立传,点亮时代之“光”
《功勋》剧照。 剧组供图2019年9月29日,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两年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们熠熠生辉的故事亮相荧屏。电视剧《功勋》在东方卫视播出后反响热烈,创新、突破、催泪、真实,成为网友热议的高频词。以影像为功勋立传,《功勋》有新意、见情怀,正如该剧总导演郑晓龙所说:“要找到一种亮眼的破题方式。”
“了解越深入,越有创作的热情和动力”
电视剧《功勋》是由国家广电总局出题并组织推进,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出品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也是总局“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
从《便衣警察》《凯旋在子夜》《渴望》再到《甄嬛传》等一系列作品,郑晓龙执导的电视剧在观众中的认可度比较高,经得住时间考验。这也正是《功勋》邀请他担任总导演的重要原因。
“我把一摞功勋人物的材料抱回了家。只有做足了功课,我才知道能不能拍,怎么拍才好看。”郑晓龙接受记者邮件采访时说,“这一看,我就扎进去了。他们不仅有伟大的事迹,还有着鲜为人知的感人细节。比如申纪兰,大家都知道她连任13届全国人大代表,但我看了资料才知道,原来男女同工同酬是她提出来的,为新中国的妇女解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了解越深入,郑晓龙就越被感动,就越有创作的热情和动力。
事实上,比较难的部分是编剧的采访。“健在的功勋,大多都在90岁以上,他们的精力不足以应对长时间的采访,而且通常很少谈到自己的事迹,总是强调别人的功劳。导演和编剧为了获得一手资料,下了好一番功夫。”郑晓龙说。
“真实还原高光事迹,呈现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
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六集。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表达好“功勋”这个如此深沉厚重的词汇?
郑晓龙介绍了三个准则:“第一,有限的集数内对故事有所取舍。我的要求是尽量表现人物的高光时刻。第二,这部剧一定要说清楚的是,他们为什么是功勋,他们的勋章是怎么来的。第三,要全部采用现实主义的拍法,服化道、场景、包括人物的语言,都必须真实反映出那个年代的特点。”
比如《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原本计划是从解放战争开始写的,讲述李延年如何成长为一名勇敢的解放军战士,然后参与湘西剿匪,最后才是抗美援朝。“但是,李延年最大的高光时刻其实就是在朝鲜战场的346.6高地上。所以我认为,时长有限,前期的情节可以全部砍掉,单把抗美援朝的故事讲透了就好。”最终这个单元的呈现,人物有血有肉、故事入情入理、精神可追可及,这一切离不开饱满的细节和有力的情节。
“他们是天空中最灿烂的星,是真正该追的‘光’”
该剧自播出以来全网热搜不断,好评如潮,豆瓣评分9.1,尤其是获得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和热议,他们纷纷表示这才是自己该追的“光”,因为,英雄才是民族精神图谱上最醒目的标识,是历史天空中最灿烂的星。
“跟随剧中人一路走来,领略的不仅是功勋人物申纪兰的精神高度,更有观照当下的价值。”看完《申纪兰的提案》单元,一位网友这样说。《默默无闻张富清》单元,让观众看到,国家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是无数个“张富清”带头开路成就的,他们的眼里没有小我,他们的心中只装着大家。“无私奉献精神不仅不会过时,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新的注脚,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镌刻在我们的民族基因中。”90后观众齐敏说,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看完《功勋》感动落泪,也更坚定了努力工作的决心。
“每一位奋楫笃行的时代楷模,都犹如时代的擎光者,汇聚精神之光,点亮前行之路。今天,我们也应当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向前奔跑,奋力拼搏!”年轻观众在社交网络写下激昂留言:“唯有前行,才是最好的铭记。这,就是《功勋》正在持续激发起的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邢虹 李子俊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