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与江共生》动物视角创新表达,《潮起南京》3分钟短片拍了两年——长江视频刷屏,圈粉无数

2021-11-18 07:58:17|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与江共生》视频截图。《与江共生》视频截图。

连日来,由南京市发改委(南京市长江办)和南报融媒体联合推出的“走近长江,共享美好”主题活动,持续成为市民的热议话题。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由南报融媒体视频团队拍摄制作的两个视频近日在全网刷屏,不少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市民,正是看过上述视频后,对活动有了更多期待。 

关于长江:这两段视频全网刷屏

两个全网刷屏的视频分别是《潮起南京》和《与江共生》。记者注意到,在时长为2分57秒的《潮起南京》中,以长江南京段为中心,串起南京长江大桥、鱼嘴湿地公园、三桥湿地公园等沿江地标和景点,聚焦江豚、大雁等与江共生的动物,随着背景音乐从舒缓转变为激昂,画面行进速度也随之加快,河西新城、江苏大剧院、龙潭港、江北新区等画面逐一亮相,依江发展、蓬勃潮起的南京形象呼之欲出。 

“爱了爱了,我的大南京!”“我大蓝鲸龙盘虎踞、钟灵毓秀之地。”“生在南京,我骄傲!”……透过《潮起南京》,网友纷纷表达对南京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与江共生》全长4分47秒,拍摄者精心挑选了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和南京市5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通过滇金丝猴、大熊猫、麋鹿、黑鹳、江豚5个上述省市所对应的动物的视角,用当地方言表达出对长江的喜爱,再加上轻快又极具跳跃感的背景音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长江生态的和谐之美。 

“通过南京日报、南京发布等官微、视频号,《潮起南京》和《与江共生》我都看过,身边也有很多朋友看过,朋友圈都刷屏了。这么精致的片子,拍摄者很用心地把南京的美和长江的美,通过不同的视角表达了出来,让我们更加热爱这个城市,也对保护长江有了更多的责任感。”市民王先生说,本周五(11月19日)下午,作为市民代表之一,他将与长江有个“约会”,畅享视频里山水城林和谐相融的长江新画卷,“看了视频,对活动更期待了!” 

《与江共生》:动物“夸夸群”眼里的长江生物多样性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之际,紫金山新闻编辑部牵头推出了‘美丽长江共治理’沿江城市全媒体主题联播。今年,结合沿江城市联动的方式,我们6位小伙伴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最终完成了创意产品《与江共生》。”南报融媒体紫金山编辑部的傅超杰说。 

记者了解到,在整理此前的相关视频资料时,傅超杰和同事发现,长江大保护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生态更好了,尤其是沿江的濒危保护动物们越来越活跃了。“作为经济最为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我们实施了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这不就是体现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鲜活的例子嘛。”傅超杰说。 

很快,沿江城市代表动物“夸夸群”的想法得到了团队的一致认可,让5个省市代表性动物通过自夸的口吻,介绍自己城市拥江发展的成绩,而用各地方言的表达,不仅更具当地元素,也增加了视频观赏过程中的趣味性。

傅超杰告诉记者,方案敲定后,半个月时间里,他们与丽江日报、宜人宜宾客户端、上游新闻客户端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达成合作,选定了滇金丝猴、大熊猫、麋鹿、黑鹳、江豚5种动物作为各城市的代表动物。“用动物的第一视角结合方言的表达形式,是一次新的尝试。制作之初,我们也有些忐忑,反复斟酌画面内容,还观看了多部动物纪录片进行学习,寻找更能展现这些动物真实生活的角度进行剪辑,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傅超杰表示。 

用心的制作获得了网友的一致认可。《与江共生》11月15日在紫金山新闻客户端首发后,随即被多家网站和客户端转发,目前全网阅读量超过500万。 

《潮起南京》:连续两年拍摄,记者镜头里的美丽江景 

滔滔长江,一轮红日缓缓升起,金粉色的朝霞几乎铺满了天空,但想要拍摄到壮观的景色却并不容易。南报融媒体记者丁劼凌晨3点就出了门,在事先踩好的点位守了几个小时方才幸运地抓拍到,这一幕也成了《潮起南京》的开场镜头。 

一部3分钟的短片,丁劼拍了两年。守候几小时只为几秒钟的镜头,这对他来说太常见了。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下来?“我本身就是南京人,对长江非常有感情,现在自己又从事摄影宣传相关的工作,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要用镜头留下点什么。”丁劼回忆,2019年,他在多次采访拍摄中留意到江边捕食的鸟类越来越多,当时他下意识地多拍了些素材,后来回看发现画面实在太美,就萌生了要记录下这一切的想法。

此后,在没有拍摄任务的周末,丁劼便会自己默默地背着器材在一个个沿江景点徘徊、蹲守。今年年初,在江豚广场,为了拍到“微笑天使”与长江大桥同框合影,他从中午红日高悬等到了夜幕降临。“当时很幸运,一次就拍到了,以前守大半天结果无功而返的情况经常有。不过这主要归功于现在长江的生态环境真的好了很多,江豚出现的频率明显提高了不少。”丁劼告诉记者,虽然很多镜头拍摄得很辛苦,但守在镜头前,看着美丽的江景,也是一种享受,“经常会被美到、被震撼到,心情也会舒缓很多,所以希望能够通过镜头把南京江景的这份美留下来、传递给大家。” 

南报融媒体记者 曹丽珍 张安琪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曹丽珍 张安琪 责任编辑:章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