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锈带”退、生态“绣带”进,五年来南京主江生产岸线占比从36.9%降至25.3%——
“进”“退”之间绿正浓
“十里造船带”地块复绿后恢复生机,草木葱郁。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冯芃 董家训摄把一车绿化养护工人送达舟营公园门口后,浦口园林公司的崔师傅在车上收拾起大家的锅碗瓢盆,产生的垃圾被全部收集,“我们不能来绿化,最后再留下一堆垃圾。前面就是长江了,我们吃饭干活都得多注意点”。
上周末,记者来到南京浦口区“春江十里”滨江风光带,崔师傅的同事们正在对越冬的新植树木进行养护。一位老养护工说:过去这里是“十里造船带”,现在基本全拆了,成了公园,但有些土里还有水泥块,慢慢养护起来,明年春天植物才会长得更好。
整治后的浦口长江十里造船带。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 摄不只在浦口,一场生产“锈带”退、生态“绣带”进,落后产能退、绿色动能进,“一味向环境索取”退、“持续推动生态涵养”进的行动,在沿江各板块展开,南京主江生产岸线占比从2016年的36.9%下降至2021年的25.3%。
“进”“退”之间,南京滨江岸线正在实现转型发展。
进退之间,发展空间更大——治乱添绿盘活岸线资源
万里长江奔流,进入江苏的“第一站”是南京,在北岸迎接第一泓江水的是南京浦口。
长江浦口段。南报融媒体记者 姚强 杜文双 崔晓 冯芃 董家训 摄南京浦口“春江十里”风光带的起点,位于苏皖交界处的驷马河入江口,顺流而下,过去一家家占用岸线建设的修造船厂、砂石码头等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驷马河公园、东龙山郊野公园、舟营公园、武家嘴遗址公园。在这里,“十里造船带”“叮叮咣咣”的敲击声,已成为历史回响;简单加工制造的记忆,已化作公园里一个个工业主题的景观小品。
冬日暖阳下,一辆辆前来参观游览的私家车,整齐停放在停车区,三五成群的市民或拿起手机、或举起相机,记录下水清岸绿的大江风光。
南京浦口区常务副区长吴俊说,2018年以来,他们大力实施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开展整治项目47个,目前复绿面积已达170万平方米,恢复生态岸线约11公里。
岸线整治的“上半场”成效,为全区绿色转型“下半场”创造了良好环境、吸引了“金山银山”。“春江十里”不远处,浦口经济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位于浦口经济开发区的华天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产业基地一期项目。通讯员 孙焱平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据介绍,近年来,南京浦口经开区坚持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规划布局、培育壮大,形成了“设计环节有集聚、制造环节有龙头、封测环节有影响、配套环节有支撑”的产业格局,开发区已成为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
南京市发改委长江经济带发展处处长殷京生表示,铁腕“止血”、治“岸线乱占”之病,南京深入开展了岸线清理整治和规范提升专项行动。2016年以来,南京累计退出生产岸线32.2公里,长江二桥到三桥之间,即中心城区主要范围生产岸线全部退出,整治建成万亩滨江“清肺”。南京岸线整治项目数量、拆除体量、清退生产岸线长度均为全省第一。
治乱添绿,服务全域发展,也为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南京“钻石航段”作用,创造了更好条件、提供了更大空间。
年终岁尾,南京港龙潭港码头集装箱业务繁忙。
南京港龙潭码头一片忙碌景象。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12月3日上午8点,“中外运宁波”和“中外运深圳”相继靠泊,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大件工作室”开始忙碌。营运操作部副经理乔俊杰、大件工作室苏大伟在现场进行指挥。
随着最后一个大件缓缓放上拖车,14件箱货分离作业圆满完成,平均每件箱货分离用时不到20分钟,再次刷新单日箱货分离作业量。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作为长江经济带五大枢纽港口之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港既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江海河联运、公铁水联运条件的港口,也是长江最大的铁水联运港。
南京港。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 摄2019年,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筹建,成为江苏省唯一一个入选的国家物流枢纽。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南京被列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据介绍,随着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全面建设推进,南京港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对接行动将进一步加快。
进退之间,发展动力更足——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支撑
通江达海,“层波叠浪”。以江为轴,拥江发展。
12月7日,以此为意象设计建设的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迎来2021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图源:视觉中国此次会议是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的“首秀”。中心会展高级营销经理钱天说,这座南京江北新地标的建筑造型设计灵感,来自南宋画家马远的名作《层波叠浪》;中心“镇店之宝”是一幅全国最大的苏绣作品《锦绣长江》,长16米、高4米。矗立长江之滨,他们将以最优服务承接国际会议、高端商务论坛等活动,为南京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功能、提高国际影响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区域竞争力和首位度等,做出自身贡献。
步出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就是南京规划建设的“一江两岸”九大城市客厅之一——定山城市客厅。置身客厅,人江相亲、城水相依,一江碧水东流、一派新貌展现。
定山城市客厅。南报融媒体记者 姚强 冯芃 摄南京江北新区扬子国资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以前这片区域也是典型的生产岸线,废弃的矿物码头、棉麻仓库,破乱的江滩和荒地,把市民和长江“隔离”开来,生活在江边的市民“临江不见江”。岸线整治后,原来的“乱江滩”转身变为集生态保护、景观体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绿色景观带,市民可以一步到达江边,“近水又亲水”。
同属南京江北新区、同样依江而建的“百年车站”原津浦铁路浦口火车站,也正在启动城市有机更新。这里已经完成工业时期“交通枢纽”的功能,正在向后工业时期“文化枢纽”华丽蝶变。
浦口火车站,见证了近代以来无数重大历史事件,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难忘的“背影”。从车站地区升起无人机可以发现,周边一百年前的铁路、港口、码头、车站、邮局、银行等历史肌理和场景保存完好。城市有机更新后,这里将留存时代发展的印迹,留下地区转型的背影。
无人机上升的高度继续增加,滨江发展的国家级江北新区逐渐进入画面,不断崛起的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两城一中心”,激荡起澎湃的新动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支撑,展现出“最美的岸线、最近的未来”。
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南京江北新区供图凭栏临风,对岸主城滨江,同样绿意盎然、绿色引擎“轰鸣”。
“亲水滨江接地气、聚人气,美好滨江在增加周边居民和游客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也汇聚了鱼嘴金茂、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小米、首创数科中心(58集团总部项目)、华侨城欢乐滨江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有力促进了建邺河西滨江段的产业升级。”河西管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蔡国峻说。
南京鼓楼下关滨江段,精彩同样上演。下关滨江商务区,坐拥南京长江国际航运中心,不仅是南京海港枢纽经济核心区,还是南京总部经济五大园区之一。如今,这里已彻底改变人们对“老下关”“老码头”的破落印象,正在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南京最美“外滩”,迸发出无限新活力。
南京长江国际航运中心。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供图进退之间,发展质量更高——“还江于民、与江共生”展开新画卷
把岸线整治的成果巩固好,把生态修复的成果维护好。
这几天,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南京栖霞生态环境局、中科院南京地湖所、八卦洲街道的工作人员,正在就长江岸线与江心洲岛生态“野外观测站”建站事宜进行现场考察。
一位正在忙碌的队员告诉记者,观测站将通过关键指标的监测、观测,以及数据的长期积累,对长江南京段岸线整治、生态修复成效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对下一步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八卦洲陌上花渡花海。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 摄“八卦洲环洲岸线32.3公里。岸线整治前,有8.8公里生产岸线,分布了21家企业,10家是船厂。2018年7月,接到岸线整治任务后,我们成立了街道工作专班和6个工作组,进场推进;2020年9月,整治工作通过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验收。”南京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工委书记倪天华说,经过整治,原来的生产岸线,现在已经全部变为生态岸线,洲民、游客可以近距离、零距离观江、亲水、看花、赏景、休闲。
“清退整治是第一步,生态覆绿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区和国家级江北新区对我们的定位,努力建设‘江南江北的城市中心花园’,在服务洲民和市民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倪天华说。
进,是发展;退,也是为了发展。“进”“退” 之间,八卦洲街道做出选择,八卦洲街道所在的南京栖霞区,已经给出答案。
该区发改委副主任余蓉表示,南京长江岸线总长280.82公里,其中南京栖霞区80.19公里,在南京各板块中岸线最长。“作为沿江地区,这里曾是传统的矿产与化工企业集聚区。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累计关停搬迁落后产能企业600多家,实现了近100家化工企业的关停并转,杜绝了工业排放对生态环境及长江水源的污染。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目前,长江栖霞段生产岸线比例不断下降,生态岸线、生活岸线比重逐年提升,幕府山滨江风光带、栖霞山滨江风光带、八卦洲环岛湿地自然景观带正展现新时代‘大美栖霞’。”
幕燕滨江风光带。南报融媒体记者 段仁虎 摄大美栖霞,极美南京。
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南京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省会担当,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绘就“还江于民、与江共生”新画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建设增添靓丽底色。
自2018年江苏开展综合考核以来,南京已连续三个年度取得高质量发展第一等次优异成绩;南京“绿色滨江”“钻石航段”“科创腹地”,正助力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寒冬已至,一江碧水如昨,两岸花虽谢,绿正浓。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