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切口”和“身边事”,六百八十五个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江北新区:“先解决问题再说”见实效
“这一片居民楼密集,我们希望有个小公园可以带孩子活动活动。”居民的一句话引起了社区的重视,5个月后,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口袋公园”;“朱家山河边上的步道路灯有损坏,晚上散步不安全也不方便。”居民反映的问题在现场就有了答复,5天后,修好的路灯照亮了沿河步道……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快速办结,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北新区坚决树牢人民至上服务理念,坚持经济社会保障和服务保障民生“双轮驱动”。各部门、街道、园区全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小切口”和“身边事”,落实“先解决问题再说”工作机制,全年完成685个实事项目,真正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惠民生,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去年4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热线进小区 一网解民忧”活动在泰山街道江月府小区内举行。上午9点30分,小区广场上热闹起来,一字排开的长桌吸引了居民们的注意,每一张桌子上都摆放着部门标牌,江北新区行政审批局、建设与交通局、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和民政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泰山街道等单位悉数出动,让为民服务下沉到居民家门口。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来到摆放着“泰山街道”标牌的长桌前坐了下来——
“我来反映个问题,小区旁边的朱家山河步道上,有些路灯不亮,晚上行走很不安全。”
“今天下午就会安排人去检查,如果是灯泡坏了就及时更换,如果是线路的故障,涉及新区的其他部门,我们先解决问题,随后再对接。”
街道工作人员肯定的答复令老人很满意。
这一场活动,现场并没有一部真正的热线电话,但是面对居民的咨询和反映情况,从部门工作人员到社区网格员都成了“接线员”,本着“先解决问题再说”的原则,一桩桩居民的“烦心事”“忧心事”迎刃而解,即便是一些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居民也得到了确切的答复,并明确了后期联系人。
“热线进小区 一网解民忧”是江北新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次创新,全年共开展78场,7个街道全覆盖,现场受理超过1400件群众诉求。通过“热线”下沉,“零距离”了解民意,“人找服务”变“服务找人”,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为民办实事不仅要有速度,还要有温度。顶山街道以“3C行动”实现174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下沉社区,让群众少跑腿;盘城街道把“解决问题在早、在根、在好”贯穿实事办理全过程;大厂街道开辟银发专窗、残疾人专窗,关爱困难群体……这些服务方式的创新,无不彰显着为民服务的情怀。
增福祉,从“民生短板”到“幸福满满”
无论是废弃水库变身网红打卡地的桃湖公园,还是整体以杏花为主题的新化湿地公园……江北新区着力对辖区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提升,一个个家门口的休闲娱乐好去处不断涌现,惠及数十万居民。
“过去,这里是企业的贮灰场,没想到被改建成了湿地公园。今后,我们周边居民就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看着即将完工的新化湿地公园,家住桥北的王先生高兴地说。
江北新区建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化湿地公园总面积32.6公顷。园内绿化景观以改善周边总体生态格局为目标,配建园路、桥梁、临水建筑物、休憩平台、运动场所、儿童乐园等,打造人水和谐、水景共存的特色生态公园。目前公园内部的土方工程、内部园路工程、临河建筑物已经基本完工,正在施工的是园林绿化,公园建成后将免费对公众开放。
补齐民生短板,是江北新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导向。以此为目标,各项民生工程落实“先解决问题再说”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步伐。
去年12月,由花旗村村委会改建而成的北站幼儿园竣工,12个班级,400多个学位,满足了花旗村村民让自家孩子“就近入园”“入好园”的愿望。花旗村党总支书记陈燕介绍,为解决花旗片区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致同意让出村委会大楼,为幼儿园“腾地方”。迅速搬迁,快速施工,如今,一座功能齐全的幼儿园全新亮相。
补齐教育短板只是一方面,包括道路的整治、医院的建设、养老服务的完善……江北新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居民群众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
促发展,从“助企纾困”到“服务大局”
在江北新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项目清单上,“为群众办实事”和“为企业办实事”齐头并进。
去年12月23日,在南京生物医药谷,11家园区企业负责人围坐在会议室里,向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办7个部门的负责人“提要求”。
“车库出口的路灯坏了有段时间了,建议换个灯泡。”“食堂晚餐供应时间太短,员工加会儿班就吃不上晚餐了。”“今年公司发展得不错,我们想再拿40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发言的声音此起彼伏。
会议室的电子大屏上,投放着会议主题:“企业服务升”。这是南京生物医药谷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于9月启动的创新型营商服务项目。
当然,这些诉求不是收集上来就结束了。“企业服务升”项目的目标是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问题。当天会上,企业提出的问题就一一得到了回应。
全方位的服务,在新区各部门、街道、园区全面铺开。
新区行政审批局全面推广“一业一证”改革,以开办一家零售药店为例,过去需要准备7套申请材料,往返各个部门及窗口递交,用时81天,如今只需1张表、1个证,5个工作日就能搞定。
产业技术研创园打造物联网终端及芯片系统级可靠性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物联网集群中小企业提供产品测试、质量分析等服务,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新材料科技园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现场办公等方式,解决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为企业排忧解难;葛塘街道创新“三真三服务”机制,以“真感情、真行动、真成效”做好企业与政府的“挂钩服务”、完善政府的“承诺服务”、推进政府各部门的“联动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随着各方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江北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蹄疾步稳。
通讯员 王彤 余珺 俞珊珊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