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世界级语言学家李方桂南京寓所被列为文物

2022-03-28 10:26:43|图文来源:金陵晚报

在现代中国语言学的史册上,李方桂和赵元任是最早引入西方语言学方法论,把中国语言学推向现代化的两个标志性人物。赵元任被誉为“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则被公认为“少数民族语言学之父”。经过笔者考证发现,李方桂曾经在南京天目路居住过,位于天目路13号的李方桂公馆年久失修,辅楼木已拱顶,几成危房。

民国风情天目路

天目路历史风貌区紧挨着颐和路街区,同样具有鲜明的民国特色。其中天目路13号民国建筑位于天目路中段南侧,是一幢独栋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院门朝北,小楼依坡而建,坐北朝南,南面青砖外墙,北立面部分水泥拉毛外墙,青瓦人字顶,一楼东北侧内廊开小东门,二楼设阳台(现已塑钢窗封闭),2楼屋顶东西山墙各有壁炉烟囱1个。西北侧有附属2层辅楼,原为汽车房和储物间。小楼外立面门窗均为水泥过梁,风格简朴,不如一些民国官员的大公馆气派,但又不失小家碧玉的端庄,透露着文化家庭其乐融融的温馨。

2013年10月,天目路13号以“李信寓所”公布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编号2013053;2014年6月30日,“天目路13号民国建筑”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

关于原房主李信的身份,房屋外墙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铭牌介绍为美籍东方语言学家,再无更多信息。检索“李信”,翻遍各人物辞典和人物全书都一无所获。

南京的民国居住建筑的主人多半身份显贵,带着疑问,笔者做了一番探究,基本断定出原房主身份,果然不同凡响。

文物资料里的表述

据苏克勤主编、2007年出版的《南京名人旧居》附录:李信,语言学家,其旧居在鼓楼区天目路13号。杨新华主编2016年出版的《南京民国建筑图典》是近年来研究南京民国建筑最全面的一本参考书,书中收录天目路13号李信公馆,“天目路13号,建于1949年前。占地面积840平方米……原产权人李信(李云桂)。李信,东方语言家,后加入美籍,曾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邀请到上海、南京、武汉、北京等地讲学。”书中李信后面括号中写作李云桂。从公开的资料看,不少南京民国建筑的原产权人登记为化名,故分析李信可能也不是真名。再检索李云桂,同样没有丝毫和语言学家相关的人物发现。

实地探访源流

既然是有名的语言学家,怎么会找不到一点生平履历的蛛丝马迹呢?受奇心的驱动,笔者更想要查明真相。

笔者曾多次去过天目路,在天目路13号大院李信寓所的南面庭院中建有一栋现代居民楼,风格上类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并且了解到该大院现属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产权。2021年笔者再次实地探访,发现从2020年底开始,军产开始清退,很多人家都空了出来。李信寓所的一楼现在也是空置。二楼仅剩的住户是一位年近85岁的朱阿姨,朱阿姨曾在南京军事学院幼儿园工作,她从上世纪60年代就居住于此。据朱阿姨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个房子是归属于南京军事学院,后南京军事学院迁往北京,房屋移交给南京军区,后来划拨给了陆军指挥学院。改革开放之初,原房主回来过,因为看到院子中间增建了楼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所建),故并未索要回房产。

通过朱阿姨的描述,语言学家李信确实真实存在。

房产资料查考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军管会对很多原国民党当局军政人员出走弃留的房产进行接管和代管。笔者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南京市关于对国民党军政人员出走弃留房产的代管情况和处理意见”中意外发现一句话:“美籍华人语言学家李方桂应邀来讲学时,要求发还其天目路13号房屋”。

这下笔者眼前一亮,恍然大悟:李信,也就是《南京民国建筑图典》中的“李云桂”,原来是享誉海内外的语言学家李方桂。

史料印证,解开真相

笔者继续深挖史料。据夏明亮著《文化三晋浪淘沙 山西百年百位文化名人小传》记载:“1978年8月,李方桂终于下定决心,携夫人和女儿回到阔别30余年的祖国大陆。”内容相互印证。“云”“方”因为字形相似,记载的“李云桂”很可能是对“李方桂”的转抄错误。

值得欣喜的是,笔者在李方桂夫人徐樱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出版的《方桂与我五十五年》 中也找到了李方桂一家居住天目路的一手材料。书中记述1978年李氏夫妇初次返国,曾到南京天目路寻访旧居。

笔者在“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中也找到了天目路13号民国建筑的条目,里面披露了更多信息:“解放前,李信将此房交于妻兄徐道麟代为照管,解放后由人民政府代管,后应统战部门意见,撤销代管,发还产权,因该房代管后拨给部队使用,李信将此处作价处理于部队,1990年核定其产权属解放军总后勤部。”

通过对以上不同史料和居住住户的口述历史的综合分析,很多信息相互印证。据此完全有理由判定现在天目路13号民国建筑就是李方桂夫妇亲手营造并居住过的公馆。

目前天目路13号民国建筑年久失修,辅楼木已拱顶,几成危房,有必要对其进行文物修缮,以纪念这位曾在南京驻足过的世界级语言学家。

李方桂其人

在现代中国语言学的史册上,李方桂和赵元任是最早引入西方语言学方法论,融汇中西,贯通古今,把中国语言学推向现代化的两个标志性人物。赵元任被誉为“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则被公认为“少数民族语言学之父”(或“非汉语语言学之父”)。

1902年8月20日,李方桂出生在广州,1921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读医预科。由于在医学系攻读德文及拉丁文,引发了他研究语言学的浓厚兴趣,于是改进语言学系。1926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该校语言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43年任内迁成都之燕京大学教授。1946年三度赴美,后历任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夏威夷大学教授,李方桂是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开创者。

1987年8月21日,李方桂在美国加州红木城病逝。

作者:王重阳 责任编辑: 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