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年轻”的南京城墙博物馆,以一场兽首特展吸引大众目光

2022-07-29 08:40:00|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年轻”的南京城墙博物馆,以一场兽首特展吸引大众目光

从“展厅”到“文化客厅”,彰显博物馆力量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南京城墙博物馆的“盛世聚首——圆明园兽首特展”7月17日落下帷幕,吸引大众目光。对一座运营仅半年多时间的博物馆来说,南京城墙博物馆实在太年轻了;而在文物、历史与人们之间架起多元沟通桥梁,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方面,该馆已然成为一位“熟手”。南京城墙博物馆不仅仅是“展厅”,也是市民的“文化客厅”,博物馆通过兽首特展等诸多鲜活实践和创新探索,不断“进化”和升级,让市民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感受博物馆的美好与力量。

南京城墙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

有特展更有配套活动

打造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5月18日,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也是南京城墙博物馆正式开馆后迎来的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给广大观众奉上一场丰富、精美的文化盛宴,筹备一年之久的“盛世聚首——圆明园兽首特展”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幕。展览以“圆明园海外回归文物”为主题,展出四件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水利钟构件——牛首铜像、虎首铜像、猴首铜像、猪首铜像,以及十件清宫精品文物。

展览一经推出,立刻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炎炎夏日,也抵挡不住观众的参展热情,南京城墙博物馆一下子成为暑期热门网红打卡地。据南京城墙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兽首展开展以后,线上预约每日爆满,另外还特别延期了近一个月。截至7月17日展览闭幕,展览全程接待观众近20万人次,线上关注度更是达百万人次。

在展览期间,市民观众相聚于南京城墙博物馆这一城市“会客厅”,欣赏精美的文物,感叹它们铸造工艺的高超与精细,同时也对兽首所关联的中国近现代史及文物回归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少观众表示,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兽首第一次来到南京展出,有机会一睹兽首风采,近距离接触宝贵文物,机会实属难得。8岁的雨花外国语小学学生张一宁告诉记者:“通过兽首展,知道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而兽首的回归则让我们感觉到了祖国的强盛。”

为了给观众更好的观展体验和服务,南京城墙博物馆特别推出了配套系列活动,包括“城城垣垣迎兽首”“圆明园兽首集章抽奖”“十二生肖兽首互动”等,以及兽首徽章、冰箱贴、口罩、棒棒糖等特色文创,深受观众喜爱,让他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物超所值的回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兽首引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在兽首展收官之际,南京城墙博物馆还为观众奉上了一场讲座,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严海建以《火烧圆明园:从历史事件到国耻记忆》为题,从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中暴露的中西差距、火烧圆明园的历史经纬、作为国耻记忆的形成过程四个方面,详细讲解了近代以来火烧圆明园事件的时代背景和深刻影响。

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创意精美的文化产品,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走进特展厅,与文物近距离对话,探索中华优秀文化,也让南京城墙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暑期里的“第二课堂”。今年小学毕业的陈倬,家就住在城墙博物馆附近,走过来也就20分钟,由于对城墙本来就有很深的情结,所以到城墙博物馆就比较多,每次来都是答疑解惑的过程,会有不同的收获,这些收获又促使他不断带着新的问题到城墙博物馆来寻找答案。

从线上社教课程及慕课的输出,以及线下社教活动、讲解活动、志愿活动的开展,南京城墙博物馆自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从不同角度诠释好南京城墙故事、中华文明故事。在开馆期间开设的《城砖的诞生》《明代火器的奇妙冒险》《你眼中的城墙》等,更是深受观众好评。今年暑假期间,该馆还推出了“小小讲解员”系列课程,带领青少年以不同的视角看明城墙的前世今生,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圆明园兽首。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圆明园兽首。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抓住观众兴趣点

激发博物馆新活力

兽首展在南京城墙博物馆的成功,意味着什么?对一个博物馆而言,怎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

南京城墙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认为,最主要就是做好的展览;在新时代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除了要做到研究和教育的基本功能之外,也要考虑旅游方面的因素;在做一些学术性很强的展览的同时,也要拓展思路,考虑观众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众所周知,作为一座城墙类专题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南京城墙的历史和文化为主题,带领观众全方位领略城墙的修建历程与建筑工艺、规模与结构、城市生活与军事防御,以及近代以来的功能演变和保护利用。与此同时,南京作为“中国明清城墙”申遗牵头城市,南京城墙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内容密切结合了南京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突出展现了南京城墙作为文明见证、建筑典范、人地关系范例的重要价值。

据南京城墙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馆藏文物都与“城墙”相关联。比如一座从江西黎川易地搬迁而来的“馒头窑”,即以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该展品同时辅以巨大的油画,再现了明代江西黎川砖窑遗址的宏大场面;城砖阵列厅内,700多块城砖排列组合,同样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其所带来的互动性与沉浸感,让观众不但可以近距离接触城砖,还能直观感受明代制砖工艺之精巧,筑城工程之宏大。

对展览互动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注重,贯穿于南京城墙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整个策展中,在这过程中,也激发了博物馆的新活力。“怎样建造一座城”“大明物流”等互动项目,深受市民游客的欢迎和喜爱;“网红”城砖阵列厅中“城砖百家姓”查询系统,匹配了城砖照片、铭文和对应位置,观众可以寻找展厅内与自己相同姓氏的城砖,与数百年前的古老城墙建立跨越时空的联系。

南京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真实性最好的城市城墙,城墙本体就是一座巨大古遗址。据了解,在基本陈列阐释“城墙”作为文化遗址、遗产丰富内涵的同时,南京城墙博物馆也试图引入相关遗址类展览,立足并围绕国内外优秀文化遗址打造“历史遗址类”展览体系。比如拟与德国国王岩堡垒合作开展“萨克森州国王岩堡垒的过去与现在”展览,与以色列阿卡城墙合作开展“邂逅双城——南京城墙与阿卡城墙”展览等。

学术研究夯实展览基础

向全世界讲好南京城墙故事

南京城墙博物馆开放以后,前来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除普通大众游客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和相关单位组织前来参观。南京城墙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与来访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多方面的专业意见和博物馆运营经验,这将对完善展览内容、提升展览内涵和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好的展览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而研究工作同时也是保护、传承、弘扬好南京城墙的基础。8年来,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了南京城墙研究“4+1”模式,包括“打造一个学术研究品牌”“对接一个专业国际组织”“建设一个重点实验室”,形成“一个智囊团队”和“支持多项重点课题”。

在此模式下,该中心以建立“城墙学”研究体系为目标,致力于构建中国乃至世界“城墙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依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军事与城防类遗产科学委员会(ICOFORT)这一国际平台,南京城墙研究相关成果及动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向全世界讲好南京城墙故事、阐发中华民族精神,扩大中国城墙遗产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着力于融媒体出版、数字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完成“南京城墙军事防御功能研究与展示”项目、《帝都王城——从良渚王城到大明帝都》融媒体图书等多项数字化成果,初步形成“数字城墙”规模;通过发起成立“中国城墙研究院”“南京城墙研究会”和“南京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形成稳定的外部专家力量,为南京城墙各项研究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强大助力;围绕城墙遗产价值辨识、保护、传承、弘扬等方向,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城墙研究课题集群。

据南京城墙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墙研究“4+1”模式的指导下,南京城墙博物馆即在基本陈列中大量运用了新成果:展陈中的“南京城墙历史演变研究与复原展示”项目的多媒体成果,生动清晰地为观众展示了南京山水形势及城池演变的历程;“南京明城墙砖窑遗址研究”和“南京城墙砖窑实验考古及复原研究”课题,对南京长江中下游五省各地的窑址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不仅发现了百余座南京城墙砖窑遗址以及砖坯晾晒场、道路、港口、铭文砖、古钱币、族谱等重要遗迹和遗物,还对制砖流程和原理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展陈提供了丰富的文物和多媒体展品。

为深入解读南京城墙及其文化遗产价值,为观众带去科学严谨的科普内容,南京城墙围绕明故宫、外郭城、护城河、黏合剂、军事防御功能等基础内容研究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比如是什么将上亿块城砖紧紧黏在一起,使南京明城墙经历风霜雨雪、战火摧残至今依然屹立不倒?这是让很多人穷尽了脑汁至今都想不明白的一个问题。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中国古代建筑中,已经普遍使用石灰、糯米汁、杨桃藤浆作为黏合材料。但是,南京城墙长达70里,用了将近4亿块城砖,在当时战乱初平、国力艰难的情况下,连驻军和筑城工人的口粮都难以供应齐全,朱元璋又是如何找来这么多糯米汁用以筑城?这显然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在元末的时候,朱元璋还下达过一个命令,就是“禁糯令”,禁止在他统治区域内种糯米,在这种情况下用大量的糯米汁来修筑城墙又有多大可能性?如果没有这种可能性,那么,明城墙的黏合剂到底由什么构成,又是什么样的配比?南京城墙专家一直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寻。

此外,“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系列项目历时三年完成,该项目收集了百位社会各界人士的城墙故事,不仅有谢辰生、蒋赞初等著名专家学者,也有城墙保护工作者、志愿者及城墙边生活的普通人。展览末尾以这些珍贵的口述历史搭建起的“百人记忆墙”,向观众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城墙历史,也唤醒了每一位观众心中属于自己的城墙记忆。

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南京城墙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而城墙博物馆也已成为南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良性资源与有生力量,不断通过给观众细致入微的体验,提升人们对美的认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王峰 责任编辑:顾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