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专家学者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之旗领航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10-23 10:40:46|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专家学者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思想之旗领航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营造浓郁、热烈的学习氛围,本刊推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策划,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 张神根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艰辛坎坷,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此前,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鉴往知来,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世界意义,强调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造,建立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不懈探索的基础之上。 

“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然而,事实充分说明,无论是晚清朝廷、北洋政府还是国民党政府,都不可能担负起实现现代化的重任。 

在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后,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而斗争。毛泽东同志的上述主张,就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要走的现代化道路的最新认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我们党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由此,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领导人准备按照中国实际探索现代化建设道路,提出处理好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分步骤地推进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等。但是,朝鲜战争打断了这一探索。当时与我国大国地位不相称的落后经济状况、苏联的榜样和支持指导、复杂的国际环境等,决定我国选择了苏联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从“一五”计划开始,党选择苏联式工业化道路并相应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符合当时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实施的总体效果是好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重要经济部门之间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但是,照抄照搬苏联做法,并不都适合中国的情况。为此,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报告,强调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大关系,其中主要的是处理好经济问题,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探索。然而,当时受种种因素影响,没有能够找到一条完全符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并强调:“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根本前提,这就初步明确了现代化的立足点、出发点和根本前提。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深化了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了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 

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作出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战略决策,再次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现代化发展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 

根据上述部署,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加坚定地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年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至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到2021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党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不断进取,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现在,中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幸福生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社会环境中,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2020年10月,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即: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艰辛坎坷,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会议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根本前提和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党团结带领人民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够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我们坚信,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中的各种困难和险阻,到本世纪中叶如期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纲领

□ 唐皇凤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共享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道路,为人类探寻更为合适的社会制度和现代化道路贡献中国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把握引领时代,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既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也在报告具体内容中反复多次出现,成为整个报告的主题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从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核心主题出发。 

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的深刻而内在的关联。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工业化建设,强调革命胜利以后党的任务就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新标定了中国发展的战略坐标,将“四个全面”中第一个“全面”的表述,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加强党对现代化进程的组织领导,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赶超型现代化,又是在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矛盾问题相互叠加,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更为艰巨,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巨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加强对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领导、战略规划和资源统筹,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关键。在中国,作为现代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中国共产党承担着规划、引导和推动现代化的重任,有且只有中国共产党具备这种统筹谋划、引导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能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根本和全局。作为比资本主义制度更科学、更合理、更公正、更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以现代化的高度发展为基本前提条件的。作为一种远大的理想目标,一套先进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后果。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运动,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展开和运行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是彰显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五个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有效把握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使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相互促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焕发新活力,则是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持续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保障。目前,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按照中国共产党人的构想,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制度强国的战略目标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方略并驾齐驱,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新时代以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党的领导权威不断增强,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际效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制度、产权保护制度、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等,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市场活力。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水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文化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良好制度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为内核,共同构筑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制度大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已经充分展示出其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法路径之间的有机平衡和良性互动。全党全社会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共享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道路,为人类探寻更为合适的社会制度和现代化道路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开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

□ 徐康宁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14亿多人带来巨大福祉,而且也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重要贡献。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种种困难,突破各种瓶颈,用和平的方式将自己的国家建成百姓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国家,必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意义与基本特征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和发展目标。过去一两百年来,世界上只有二三十个国家进入了现代化阶段,覆盖人口只有10亿左右,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和大洋洲,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尚未实现现代化。作为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正在开启的现代化将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国情和时代环境要求我们走一条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主要指物质文明的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个高度,社会富裕程度较高,教育文化事业比较发达等。任何国家实现现代化或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特征,如人均GDP一般应达到2万美元以上,现代化设施基本普及,城市和乡村发展差距不大等。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统一的适用于所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因国情不同,所处时代环境有别,在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现代化内容和特征完全一样的国家,更没有脱离国情和时代背景的纯粹现代化理想模式。从本国国情出发,建设有自己国家特色的现代化是真正现代化的应循之路。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然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突出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将把14亿多人口带进现代化社会,其规模将超过世界现有的现代化人口总和。现代化的国家,社会富裕程度较高,但现有的许多现代化国家都没有解决好贫富差距问题,中国建设的现代化则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追求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高度重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文化强国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是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区别于历史上一些国家采用对外扩张和“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代化道路,体现了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14亿多人带来巨大福祉,而且也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重要贡献。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种种困难,突破各种瓶颈,用和平的方式将自己的国家建成百姓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国家,必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发展”二字,高质量发展是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的绝大多数段落截面,中国都是先进的、强盛的,文明程度领先于世界。但从近代开始,中国落后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以至于到了被动挨打甚至任人宰割的地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不动摇,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上中国由强转弱,生产力水平的落后是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实现巨大飞跃,为世界经济史罕见,物质技术成为国力强盛的坚实基础。发展是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应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共识,始终贯穿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 

处在新发展阶段,发展要有新的追求、新的目标。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供给质量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重塑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题和核心诉求,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建成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过往40多年不断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巨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法宝。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就是向世人宣告,中国深化改革的步伐不会停下,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 

以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大国,现代化的目标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中国的国情和所处的时代环境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必须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就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强大的国家创新能力,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会一帆风顺,我们正在开启的现代化征程将会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严峻考验。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会锁定在科技领域,先进技术常常成为一些国家打压对手的工具和武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阵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战略支撑,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看到,虽然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门类齐全程度世界领先,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但许多关键核心技术并不为我所有,尤其是事关一些重要产业链稳定和产业安全的底层技术、尖端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就有薄弱、短板和风险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有为政府的双重作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聚焦关系到我国发展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依然要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充当先锋、提供保障。科研体制机制的一些弊端必须革新破除,新要素的活力必须得到进一步解放;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及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环境,还需要通过改革来提供制度保障。如今一流的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是国际创新要素交流互鉴的产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有助于在我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发展理念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能够克服众多困难,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开创一条以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已经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已经明确,前进征程上的路线图已经绘就,必须坚定发展意志,埋头苦干、奋勇向前,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迈进。 

(作者为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江苏社科名家)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 王锁明

深入领会“六个必须坚持”,切实掌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运用于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理论创新的成果经验,又旗帜鲜明提出了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任务。 

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自诞生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险挑战而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一贯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从而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充分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历来重视用不断发展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相继创立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正是因为拥有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所以,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重视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始终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思想就是力量,旗帜就是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大地、探索中国实践、把握时代特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也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遵循。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征程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好、领会好、把握好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落实到本职工作和个人发展中,从而将党的创新理论这一精神力量转化为实践力量。

深深扎根中国现实和中国历史

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中国化时代化才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两个结合”具有重大意义:第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内涵,让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丰厚土壤中,持续获取源源不断的思想滋养。第二,提升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第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两个结合”,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从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也是一部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我们党风雨兼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而今又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今天,我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性进程。在我们这个巨大体量的国家建设现代化事业前无古人,也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必须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更加需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用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牢牢把握新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回答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强调基本点、立足点,有助于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指明科学态度,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讲时代新话;“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求坚持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聚焦实践中的新问题,以确保源头活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明确思维和工作方法论,要求坚持唯物辩证法,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强调要有国际视野,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总之,要深入领会“六个必须坚持”,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运用于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一以贯之走好党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我们党一切工作不竭的力量源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长期积累的好传统好作风,也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乃至惊涛骇浪、走好新的赶考路的根本力量。今天,强调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依然需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党的创新理论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紧密相结合。一方面,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时总结基层群众的实践经验,为党的理论创新创造提供更多鲜活素材,并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另一方面,“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了解需求,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建设,将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大众话语相结合,将事理、道理、学理、情理相结合,采取“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叙事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人民群众的心坎里,努力使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伟力。 

(作者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 杨增岽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直面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做到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又以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稳步向前的根本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时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这一论述不仅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何以可能、何以成功的问题具有深层意义,而且对于实践上如何立足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只有深植历史文化和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推动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的理论创新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是一个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的过程。在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实现的每一次理论飞跃,都是始终遵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直面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不断夯实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必然结果。回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形成过程,能够清晰地看到贯穿其中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和深深扎根于人民的真挚情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成了其内在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建构,让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生发出伟大变革力量。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根本上说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重大理论创新的科学性、正确性、时代性、前瞻性、变革性的充分证明。深植中华历史文化,深深扎根人民群众,直面时代和实践之需,使得“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有了前提保障,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始终葆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历史与文化紧密相连。历史的记载与呈现本身就是文化,历史就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追溯文化能够又让历史得以“铺陈开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就是要从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中找寻、定位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的深层原因。我们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就是要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何是人民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马克思曾对我国古代农民起义提出的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有过敏锐的观察,他说,“中国社会主义之于欧洲社会主义,也许就像中国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一样”。也正因此,学习历史,把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发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我们现在强调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认清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更好把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真正的理论创新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不能脱离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民 

社会生活在其本质上是实践的。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回应特定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就个体而言,每一个人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每一个人的奋斗和努力汇聚起来的“历史合力”,也创造着同一时代的属于人民的历史。从这一点,历史基础与群众基础是共通的,是一个整体。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也离不开夯实群众基础。同样,厚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也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历史,不考虑历史基础问题。 

真正彻底的理论一定是人民的理论,一定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理论。夯实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常青的根本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一重大创新理论,成为了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并且成为了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伟大征程,成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基石。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不断实现创新,形成了诸多极富重大影响的理论成果,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充分印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直面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做到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又以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稳步向前的根本保证。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作者:张神根 唐皇凤 徐康宁 王锁明 杨增岽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