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品读南京丨厘清长江文化“家底”,让文脉通古今

2022-11-19 08:33:35|图文来源:紫金山观察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南京,则是长江沿岸历史悠久的大型港口城市。南京文化依江而生,伴江而兴,为六朝古都积淀下了厚重的“家底”。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重要理念的提出地和实践地,南京两年来集结“最强大脑”研究厘清南京长江文化发展脉络,在保护传承中不断挖掘长江文化内涵。

千年文脉润古今

专家提炼出“南京长江文化八大主题”

“从五十万年前南京直立人的出现,到新石器时代湖熟文化的形成,再到春秋战国越城因江而筑,三国鼎立石头城上一片降幡,南朝盛世成就四百八十寺,大明王朝郑和宝船远洋壮举,百万雄师过大江迎来新中国的诞生,一桥飞架南北尽显中华民族自力更生本色。南京的历史无不与长江密切相关。”提起南京的长江“文脉”,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娓娓道来。

早在去年6月,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就委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担纲,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南京段长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概念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清楚梳理出了南京长江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划》中指出,南京跨长江而立,是名副其实的长江之都。依托于长江这条流动的文化长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南京文化都衍生出不同的时代内涵。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长江是南京立都的重要条件,是最重要的自然与人文因素。历朝历代都认识到南京在长江南方枢纽的重要作用。”贺云翱认为,南京从东吴开始成为都城后,先后成为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的石头城遗迹、六朝都城遗迹、明代都城遗迹,以及南唐都城、宫城、帝王陵墓遗迹,君臣陵墓,中山大道及相关建筑等,均与长江有着密切关系。

他表示,南京是依托长江而成为推动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重要古都城市,这是南京在当代拥有世界性历史文化名城地位、世界文学之都、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等地位的主要原因,南京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在长江流域的古都。 

“长江南京段文旅资源丰富、文化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涵盖了长江古都文化、海丝文化、红色文化、文学文化、山水文化、秦淮文化、工业文化、儒释道文化。”在规划中,专家们提炼出了“南京长江文化八大主题”。

北阴阳营文化、湖熟文化……

长江文化刻入南京“文化基因”

在千年古镇江宁湖熟,有一座巨大的“土台子”,它静静地矗立在句容河北岸。远远看去,和丘陵地带常见的小山丘、土包没什么太大区别。

“看起来就是个平常的土堆,没想到里面竟然有大名堂!”日前,市民梁文奕带着家人去湖熟自驾游玩,途经这个“土台子”时,他们发现土堆中间竟然藏着一道清晰可见的“贝壳层”,里面有蚌壳、螺蛳壳等。孩子十分惊奇,连连问他们:“土堆里怎么会有贝壳呢?”

湖熟千年古镇湖熟千年古镇

“应该是古人类从水中收集后食用,然后丢弃的。”曾多次到访湖熟考察的著名作家、南京地方史专家薛冰告诉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与河姆渡文化齐名的湖熟文化,让南京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湖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湖熟文化”的发源地,与河姆渡文化同期,距今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可以说,湖熟文化是南京文化的根,湖熟人是南京人的老祖宗。”

这也证明,南京文化的起源,即具有长江文化的特质。《规划》中明确指出,从先秦至秦汉时期,南京文化具体表现为北阴阳营文化、湖熟文化和吴越文化,它们都是典型的长江文化,可以说南京的“文化基因”是长江文化。从地质年代时起,秦淮河就是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在6000年前,秦淮河水纵贯今南京城区南北,向北与长江交叉,哺育了南京早期文明。新石器时期,秦淮河上游地区产生了融合中原文化特色的典型江南土著文化——湖熟文化,代表了长江流域江南地区的史前文明。

唐·长沙窑酱釉胡人座骑。南京市博物馆供图唐·长沙窑酱釉胡人座骑。南京市博物馆供图

灰陶尊、灰陶罐、褐陶壶、褐陶釜、红陶罐、角把鼎……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的“从秦淮河到扬子江——古代南京段长江文物特展”上,展出了一组西街越城遗址出土的陶器。不少市民游客好奇地驻足观赏,研究近2500年前,南京城最初的“城里人”的家居用品式样。

西街越城遗址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大报恩寺遗址西侧。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长江和秦淮交汇之地。越城因江而筑,临江控淮。《建康实录》中记载:“当春秋之末,越既灭吴,尽有江南之地。越王筑城江上镇,今淮水一里半废越城是也。”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令范蠡筑城于今南京中华门外,史称“越城”。它是在南京主城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一直被视作南京建城史的起点。战国后期楚人建金陵邑,南京城市最初的起源也来自长江的影响。

明朝郑和下西洋

为南京长江文化注入“国际范儿”

中国四大古都中,唯独南京具有海洋文化因子。南京也依托长江,成为推动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重要古都城市。

如今的南京,保存着大量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遗存,主要包括船厂和码头、航海家生活遗迹、使臣接见和决策地、宗教遗迹、外国元首墓葬,以及史书典籍和外国舶来品。

宝船厂遗址景区宝船厂遗址景区

位于鼓楼区中保村范围的宝船厂遗址景区,保存的部分龙江船厂遗址是全球仅存的中世纪皇家造船厂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0年前这一带江汊纵横、芦草连天,地势开阔,直通长江,后被选中辟建为宝船厂。史载大型宝船“悉数建造于宝船厂”,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造船厂之一。如今,人们走进景区,还能从这里的宝船模型上,追忆当年郑和船队下西洋的风采。

浡泥国王墓浡泥国王墓

浡泥国王墓,在雨花台区安德门外石子岗乌龟山南麓,是15世纪初浡泥(今文莱)国王(苏丹)麻那惹加那乃的墓,也是中国现存仅有的两处国外国王墓之一。明永乐六年,浡泥国国王携王室、陪臣,共计150多人,随郑和航海船队,漂洋过海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同年10月病故南京城。明成祖朱棣以礼葬王侯的仪式埋葬,建祠祭祀。

南京有着通江达海的独特地理区位。《规划》中提到,南京充分利用通江达海的条件,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城市。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南京借助长江运道,一举成为海上丝路的中心城市。郑和七下西洋,28年间航行世界30余国,把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推到了历史的巅峰。长江文化在与海外文化因子的碰撞下,形成了独特的海丝文化。

2016年3月,国家文物局确定南京为“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城市。2016年12月1日,《南京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办法》正式实施。2017年,龙江船厂遗址、浡泥国王墓、郑和墓、洪保墓4处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点。“目前我市已经按照要求,开展了这4个申遗点的文物本体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市文旅局相关人士告诉紫君,如龙江船厂遗址等保护规划已经完成,龙江船厂遗址作为我国海丝系列遗产中唯一的船厂形制特点,将展示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成就与价值、郑和下西洋相关内容等。

“百万雄师过大江”和“一桥飞架南北”

红色家底厚重

长江南京段,还是一座蕴含了诸多红色文化资源的宝库。

渡江胜利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

扬子江畔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千帆竞渡”的雕塑下,停泊着曾在渡江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京电号”小火轮,97岁的它依然威风凛凛。众多参观者来此“探望”它,感受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磅礴气概。“京电号”的成功修复,是南京保护长江文物的样本典范。2009年,“京电号”刚回到南京时,船身氧化严重。2019年10月,“京电号”小火轮保护修复项目启动,专家团队历时一年多完成了“考古式”的科学修复。

“真是雄伟壮观,美不胜收!”日前,市民沈嘉怡来到长江南岸新建的圆形玻璃景观步行桥上,近距离观赏南京长江大桥。这座步行桥,犹如一道彩虹落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旁边,被市民亲切地称为“项链步行桥”,是近距离观看江景和长江大桥的好去处。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有“争气桥”之称。

长江大桥南堡下方、金川河入江口上新景观——映虹桥。顾树荣 摄长江大桥南堡下方、金川河入江口上新景观——映虹桥。顾树荣 摄

《规划》中指出,南京长江流域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前哨,是许多震惊中外事件的发生地,是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全面胜利的见证地。长江南京段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沿线分布诸多红色文化资源,如南京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浦口党小组成立的“二七纪念馆”,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渡江轮渡,中共南京铁路下关车站支部旧址,中共南京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渡江胜利纪念碑和纪念馆等。

在长江南京段,诞生了多个重要革命组织,如南京地区第一个现代产业工会——浦镇机厂“中华工会”、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浦镇党小组、南京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九袱洲党支部;涌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革命人物,如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先驱王荷波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长江文化更加展现出守正创新、兼容并蓄、根深叶茂、厚德载物的强大力量。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得“天堑变通途”,它的背后承载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文化;2015年,江北新区正式获批成为我国第13个国家级新区,南京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跨江发展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持续加快交通强国示范市建设,过江通道建设不断提速,从之前五六年建成一条过江通道,到最近每两年就有至少一条过江通道建成通车,南京长江两岸联系前所未有之紧密,南京真正从“秦淮河时代”迈入“扬子江时代”。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李子俊

图:除署名外,均来自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