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渐好,踏青春游是许多人的休闲选择。在古代也是如此,人们不但观赏山川风光、游名胜古迹,还有荡秋千、打马球、泛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古人去踏青、寻春、探春的美好场景,被定格在一幅幅传世名画里,让千百年后的我们能跟随笔墨穿越时空,一睹古时春游盛况。
最早的春游场景“定格”在隋代——
泛舟湖上,春日山水中纵情游乐
最早的古人春游是何等景象?画作里可以寻找的踪迹最早是在隋朝。
前不久,央视文化综艺节目《诗画中国》的舞台上展示了一幅中国现存的历史最久远的青绿山水画卷——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节目中,张晓龙饰演艄公,薛佳凝、斓曦、阿兰·达瓦卓玛分饰泛舟仕女,生动演绎出了古人在春日山水中纵情游乐的怡然姿态。
“这幅画卷以全景方式通过对‘滩涂策马’‘湖畔分别’‘主仆渡桥’‘驻足观澜’‘仕女泛舟’等主题场景的描绘,展示出一幅春光明媚、游人踏春赏玩的春日景象。”青年文史学者侯印国对记者表示,《游春图》卷素有“天下第一画卷”的美称,也有人称它是“国宝中的国宝”,是中国山水绘画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游春图》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人物点缀其间。只见画面上,湖边有一条曲折的小径,蜿蜒伸入幽静的山谷。人们或骑马,或步行,沿途观赏着青山绿水、花团锦簇的胜境。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游船缓缓荡漾,船上坐着的几个女子似被四周景色所陶醉,流连忘返。山腰和山坳间建有几处佛寺,十分幽静,令人神往。画家运用细而有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人物虽然小如豆粒,但一丝不苟,形态毕现。山石树木只用线条画出,可以看到行笔的轻重、粗细、顿挫、转折的变化,但尚未见到唐代以后绘画中出现的皴擦技法。作品的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颜料赋色,以青绿的色彩为主调,建筑物和人物、马匹间以红、白诸色,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亮丽的色彩亦更好地衬托出大好河山盎然勃发的春天气息。
传世名画描绘仕女游春——
骑马赏花,还有各种休闲活动
“到了唐代,踏青更为盛行。唐代史料和诗歌中有很多记载,画作更是少不了。”历史专栏作家“坚叔”介绍,其中最负盛名的画作无疑是《虢国夫人游春图》。画作描绘的是唐天宝十一年春,虢国夫人及其眷从出游的情形。一群人骑马执鞭,盛装出游,画面不设背景、不见春的踪迹,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让人领略到春日郊外的清新和空阔,再现了唐代仕女骑马游春的盛景。
“对春天的向往是人之常情,即便是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女子不能轻易抛头露面的朝代,也留下了不少女子赏花游春的传世名画。”“坚叔”说。
宋代的《层楼春眺图》,描绘了春日里仕女凭栏远眺的情景。只见远山春意烂漫,层楼上,一女子携侍女凭栏远眺碧波中的归帆,笔触细腻。
明代画家丁云鹏所作《春游图》扇页,描绘了女子赏花游春的小景。画面中的仕女以工细的笔法勾描,表现出她们轻盈的体态。山石、树木则以淡雅的青绿色晕染,其温润的色调与仕女端庄文雅的气质相契合,散发着天真的趣味,渲染出春游愉悦的氛围。
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描绘了生动的仕女群像。她们在春日晨曦中各司其职,一派和谐美好的模样。画面中也融入了各种休闲活动,包括装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戏婴、送食、挥扇等,细致生动,成为传世之作。
宫廷画家记录清代皇家踏青——
首选圆明园,春光里要读书
踏青赏春不仅在民间盛行,帝王家也同样不会错过。清代宫廷画家用画笔记录下了皇家踏青景象。
“提起雍正皇帝,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他特别勤劳,据说他每天只睡4小时,累计批阅奏折1000多万字。”“坚叔”表示,这样勤劳的皇帝,该休闲的时候也还是要休闲的,春天也是会去踏青的。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创作了一组表现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这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分别为“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竞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和“腊月赏雪”。其中,“二月踏青”描绘的就是雍正皇帝在圆明园游春的场景,所在位置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杏花春馆。
清代皇家踏青,首选是圆明园。道光皇帝也在此留下了赏春的画作。宫廷画家绘制的《道光帝行乐图》,代表了晚清的宫廷绘画风格。画面描绘的是清道光皇帝与众皇子、公主欢聚行乐的情景。画中的道光皇帝气度优雅,手持鼻烟壶,坐于亭中,慈祥地注视着自己的孩子。另一边亭中坐着的皇四子奕詝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皇六子奕訢是后来多次办理洋务的恭亲王,他俩不是来玩的,面前的桌子上摆着笔墨纸砚。在其他皇子公主放风筝、赏花的时候,被道光皇帝寄予厚望的两人,只能在大好春光里努力读书。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