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市管理局关于
南京市2023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宁政办发〔2023〕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城市管理局拟定的《南京市2023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1月21日
南京市2023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市城市管理局 2023年1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为深入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奋斗目标,坚持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聚力提高城市管理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城市环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人民城市理念,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思路方法,着力提升城市品质,不断优化城市环境,让环卫保洁更加精细,市容市貌更显精致;深入开展垃圾分类,不断强弱项补短板,激发长效管理活力,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深入做好民生实事,不断落实共享停车、“厕所革命”等便民利民惠民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深入抓好安全生产,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不断增强风险防范化解和应急处突能力。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品质再升级
1.推进街区街巷整治提升。巩固背街小巷整治成果,落实长效管理,继续推进200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各区打造不少于3条精品街巷。放大精品街巷的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由点及面、连线成片,在江北新区、鼓楼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溧水区各创建1个美丽街区。
2.抓好精细化环卫保洁。高标准打造干净整洁的城区环境,优化创新作业模式,主干道机扫率主城区达到100%、郊园区达到98%以上,道路整洁优良率达到90%以上,核心片区慢车道、人行道、背街小巷水扫率达到80%以上,强化道路扬尘治理,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垃圾亭房及周边环境保洁管理,加大专业收运力量投入,制定重点收保清单,确保小区生活垃圾不积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精细化治理,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3.强化市容市貌管理。加强城市重要通道、节点和环城干道周边市貌管理。推动《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总体规划》落地见效,全面规范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置,选树培育一批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置示范片区和特色街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健全完善自治联盟、绿黄红分级管理等制度机制,试点信用等级评定,实现“门前三包”知晓率、签约率、悬挂率达到100%,履责率达到95%以上。
4.推进照明和景观亮化提档。不断完善智慧照明管理系统,继续推进老旧路灯节能改造,建设路灯5G基站100个,大力推广新材料新能源运用。着眼微改造微更新,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有文化品位、创意特色和实际功效的城市微景观。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景观亮化设计改造,探索共建共享新模式。
5.深化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把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作为日常管理标准,完善常态化工作制度,落实常态化工作举措,聚焦重点事项精准发力,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夯实基础。
(二)持续抓好全过程管理,着力提升垃圾分类实效
1.强化垃圾分类管理。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加强重点行业减量管理,推动限塑、绿色快递包装、绿色办公、光盘行动、净菜上市和减少一次性消费品。提升分类质量,加强对全行业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检查考核,积极推进“争优除差”,创建200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完成384个以上小区除差工作,落实奖惩措施,推广优秀案例,降级不合格小区。持续发动全民参与,常态实施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发挥机关事业单位模范作用,高频组织宣传活动,放大社会效应。
2.规范垃圾分类收运。持续规范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推广“公交式”收运、流动收运、预约收运新模式。健全小区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设置,规范垃圾分类回收分拣场站管理,加强可回收物下游处置渠道区级统筹,强化数据归集监管,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加强对小区物业和住户垃圾分类投放管理指导,组织分类收运人员培训考核,进一步规范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工作。
3.推进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能力,基本建成江南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开工建设江南生活垃圾焚烧厂二厂一期。有序推进填埋设施封场治理,完成轿子山、高淳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及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等区级生活垃圾转运和分类回收设施建设。
(三)聚力办好民生实事,积极破解突出民生难题
1.提升停车体验。优化配置停车资源,推动停车秩序更有序、停车管理更精准、停车服务更暖心,加强公共停车收费管理。继续破解医院、学校、商圈等重难点区域停车难题,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建管融”一体停车资源共享工作。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已建共享泊位落地,新增共享泊位1万个。探索构建共享单车区街管理、片区管理新机制,切实方便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2.推进“厕所革命”。进一步完善公厕规划布局,做到市区、景区、农村公厕一体抓,年度完成新改建城乡公厕33座,推动更多社会单位厕所加入开放联盟,基本消除服务盲区。坚持建管结合,做好公厕日常养护,确保公厕服务品质。
3.落实清洗管理。推进优质服务洗车场站创建工作,打造100家优质洗车场。加大楼宇清洗和小广告整治力度,完成150幢不洁楼宇清洗和100条街巷小广告标准化治理任务。
4.抓好违建治理。守牢安全底线和新增违建“零增长”底线,紧盯安全隐患防范,充分发挥联管机制作用,强化重大民生工程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城市更新、新小区交付等领域的监管工作责任和措施,集中整治一批严重影响安全、群众和媒体反映强烈的违建项目,治理违建面积不少于100万平方米。
5.强化渣土服务保障。加大省市重大工程项目保障力度,成立服务专班,制定服务清单,做到“一项目一服务一档案”,切实缓解项目渣土外运难题。研究处置消纳渣土新方法,进一步激发渣土运输处置市场活力,持续推进土方中转场地、处置场地和水运能力建设,提高资源化利用能力。加快推动江南土场扩容,雨花台区、栖霞区、溧水区各消纳主城渣土不少于300万立方米,江宁区消纳主城渣土不少于500万立方米。
6.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加强12345、12319热线工单办理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提升群众满意度。全市热点工单回复率达到100%,办结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四)坚持全面依法执法,推进综合执法能力建设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修订《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做好《南京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立法准备工作,推动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
2.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严格落实和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制度,统一、规范、优化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确保不同区域的同一事项执行同一标准。通过容缺许可、服务前移,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
3.加强综合执法能力。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打造过硬执法队伍,落实普法宣传责任制。完善市、区、街三级网格化巡查定岗机制,形成“发现—移交—处置—督办—回复”闭环流程,提高办案能力。加强执法辅助人员培训管理,规范执法证件、执法服装和执法行为。做好下放事权和执法权的培训指导,确保两权协调一致。制定包容审慎和小微违规免于处罚减轻处罚清单,体现执法温度,更好服务经济发展。
4.推进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现场执法和行使行政裁量权。结合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对基层综合执法的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和考核。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加大对街镇执法履职监督力度;建立对赋权部门的考核机制,压实指导责任。
(五)鼓励引导市民参与,不断巩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1.鼓励公众参与治理。开展圆桌论坛、公众委员进区街活动,深化各方交流合作,鼓励公众为城市管理出谋献策。持续发挥公众委员桥梁纽带作用,市级公众委员重点督查决议落实情况,区级公众委员重点跟踪治理难题,街道公众委员重点督促解决市民“家门口”问题。研究总结社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特色做法,形成南京治理经验。
2.科学量化城市治理标准。合理划分城市治理单元,调整优化《城市治理通则》,形成南京特色城市治理标准。继续创建精细化、长效化管理品牌,激发各行业参与积极性,全年各区(园区)新增示范单元110个,部门单位新增示范单元10个,遴选精品示范单元100个。
3.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市、区两级城市管理工作新闻发布机制,开展城市治理辩论大赛、新媒体产品大赛、第三届垃圾分类家庭PK大赛等主题宣传活动。策划和高频播发一批精品宣传片,及时宣传新成就新业绩,弘扬先进典型。加强舆情风险管控力度,及时回应市民关注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六)深入推动技术创新,加快构建智慧城管
1.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按照“一网统管”要求,加快南京城管大数据运行管理平台二期建设,拓展数据服务中心、应用集成中心、运行管理中心和态势呈现中心功能,深化市容、环卫、执法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推进跨业务流程再造。依托智慧城管系统,集约资源配置,赋能基层一线,建设城管执法信息化指挥调度平台。
2.优化智慧停车平台。持续完善全市停车资源共享“一个平台、一张网、一个APP”。健全停车共享APP综合服务功能,满足自动定位、主动推送、智能搜索、精准导航等需求。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微信小程序使用体验感。
3.打造渣土信息数据“一张网”。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通现有渣土信息平台,实现出土工地监控数据全方位获取与分析。加快推动城管、建设、交管之间跨部门数据开放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切实提升数字化治理效能。
4.探索数字化信用监管。依托南京城管大数据运行管理平台二期,探索建立城管工作数字化信用监管架构、模型和运行机制,构建更精准、更智慧、更高效的新模式,实现全生命周期、全流程数字化监管。
(七)聚焦风险隐患防控,筑牢城市管理安全防线
1.抓牢安全生产。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明确部门、行业和企业安全责任清单,制定管用实用的安全生产措施。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为重点,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加强问题隐患整改。加快行业应急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的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2.抓实应急机制。立足“保民生、保畅通、保秩序、保安全”,完善城市管理应急响应机制,抓好“平战结合”常态运行,畅通指挥保障体系,压实压细各部门责任,严密做好扫雪防冻等各类应急事件处置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城管局要强化综合统筹,围绕目标任务,抓好业务指导、指挥调度和检查评价等工作;要充分发挥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作用,定期研究城市管理重大问题,提请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审议。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支持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各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细化举措,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实施。
(二)加强资金保障。各区(园区)要合理安排资金,将城市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资金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和统筹使用,并结合工作实际适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实事、重点工程的资金保障力度。引导鼓励市场主体积极投入环卫保洁、垃圾分类、停车管理等领域的建设运营,健全多元化资金筹措和投入机制。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执法队员执法为民理念。强化监督执纪,全面整治执法不廉、办案不公、担当不力等突出问题,打造风清气正的执法队伍。强化能力提升,广泛开展业务研究、服务提升、岗位练兵等活动,聚焦舆情应对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素质。
(四)加强考核评价。市城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工作任务的督查考核,完善考评标准,优化考评手段,有效发挥综合考评、城市治理长效考核的督查督促作用。各区(园区)要把城市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评价体系,加强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健全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及第三方考评机制,保障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