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台蛋鸡养殖场巡检机器人上岗,一人管理9万只鸡
“数字”养鸡 “智慧”看病
6月15日,在禄口禽业曹村生产基地,此起彼伏的“叽叽叽叽”声热闹十足,90880只90日龄的小鸡们正七嘴八舌。这是它们搬“新家”的日子,眼前一栋标准化的封闭鸡舍就是它们的新“公寓”。
等小鸡们安顿好“吃完饭”,还在左顾右盼四处张望时,记者看到一台机器人坐着专属“电梯”就从“楼上”下来了,随后按照轨道对每一个鸡笼进行巡检。这是南京首台蛋鸡养殖场智能巡检机器人,标志着南京蛋鸡养殖业数字化迈向新阶段。
走进小鸡们的“新家”,记者仰头一看,发现颇为气派。八层的笼架高达7米,分为上下两层楼,每一层笼子都排列着一排排小笼。工作人员一按按钮,自动喂水喂料、自动集蛋、自动清粪等系统就开启工作,添料、送水、控温、集蛋、调节空气、清扫粪便,全都不用人操心。
不仅如此,巡检机器人也颇为有趣,摄像头做“眼睛”,对着鸡笼读取鸡冠形状颜色、羽毛整洁程度等数据,以此判断有无异常和患病的小鸡。还能根据需要伸长“脖子”,把上上下下的笼子扫个遍。
禄口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黑头介绍,这栋鸡舍是目前南京单体规模最大的鸡舍,但只需要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近10万只鸡。这种高密度的养殖模式,带来高效养殖收益。“一个平方米可以养60只鸡,可年产一吨鸡蛋,单位土地产出效益非常高。”
但如此体量的鸡群,对每天的巡视工作量要求就很大。“如果人工巡视一遍,要在4—5个小时,一天8小时工作满负荷就只能巡视两遍,所以可能对蛋鸡的健康和生产状况的管理就会不及时。企业迫切需要用智能巡检代替人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打扰鸡群、减少应激反应,降低疫病传播的可能性。”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姚文说。
目前,八层笼机器人巡检时长为1.5小时,楼上下完成需要接近3小时,通过不同的设定和需求,可以单独使用巡检机器人针对鸡舍的环境参数进行巡检,而且机器人没有工作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