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让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焕发新的时代风采

2023-06-30 14:15:01|图文来源:南报网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为我们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中山陵园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创新阐释、文旅融合,不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保护传承水平,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更好地展示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现代文明与古都风貌交相辉映的城市形象。

明孝陵成功申遗实现了南京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南麓,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从洪武十四年(1381)开始营建,至永乐十一年(1413)完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历时30多年,是明初最重要、规模最浩大的工程之一。其功能和形式多样的陵寝建筑与山水形势相称,从下马坊到大金门及整个神道石刻,布置蜿蜒曲折,自内御河、金水桥起,经陵宫门、享殿前门、享殿、方城及明楼直到宝顶,沿一根轴线由南到北,纵深2776米,从疏到密,由低到高,层层推进,张弛有度,在最后部分形成建筑体量、密度、工艺上的高潮。

明孝陵的建设,从总体布局到单体建筑多有创新,自由与规整相结合,陵宫平面规整划一,中轴对称,与朱元璋主持建造的明初京师(南京)都城和宫城(明故宫)的体制一致;神道则蜿蜒曲折,一改历代帝陵仅为中轴对称的布局。明孝陵还新创“前朝后寝”、第一代皇帝陵寝神道为后世子孙所共用等制度,规范着明清500多年帝陵建设的总体格局与风貌,在中国古代帝陵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言:“明代陵寝之制,自太祖营孝陵于南京,迥异古制,遂开明清两代帝陵之型范。”明孝陵与周围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天造地设的山川形胜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从而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典范。

1961年,国务院公布明孝陵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审议,明孝陵以其独有的建筑体制、极高的历史地位、永恒的文化价值、完整的空间序列、优良的生存环境和周全的保护体系赢得全票赞成,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瑰宝。明孝陵申遗成功,实现了南京世界遗产零的突破,也填补了中国“四大古都”唯独南京没有世界遗产的空白。

明孝陵进入“预防性保护”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山陵园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坚守保护、发展、传承的使命担当,坚持原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保护利用原则,推进综合规划保护、文化价值传承、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保护从“抢救性保护”进入到“预防性保护”的新阶段,保护理念与保护实践水平不断创新提升。

用国际视野加强规划保护。管理局对标世界遗产管理标准,编制《明孝陵总体保护规划(2018–2035)》,2019年获国家文物局批复,2021年由江苏省政府正式公布实施,规划范围覆盖了明孝陵和明功臣墓区域总计675公顷,将钟山北麓以及中华门外8处明功臣墓纳入一体化保护,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整体形制以及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得到进一步彰显。同时,及时梳理评估规划落实成效,协调促进文物保护与生态保护、旅游事业和谐发展,确保保护管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用系统理念实施保护修缮。明孝陵申遗20年来,管理局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科学严谨开展考古勘探、建筑保护、馆藏文物修复、文保及周边环境整治等保护修缮项目,先后实施明楼加顶保护、神功圣德碑亭(四方城)保护、大金门修缮保护、享殿修缮、下马坊加固等文保工程。完成翁仲路环境整治工程,新建了明孝陵石柱子大门和紫霞湖大门,按照明代形制修复棂星门,实现了大金门至四方城之间的神道连接,明孝陵古朴秀丽的历史风貌得到进一步保护和彰显。

用科学支撑守护文物安全。管理局始终把守护遗产的绝对安全放在重中之重,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京大学等广泛联合开展遗产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在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管理单位中,率先建成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并与国家总平台实时对接,全天候采集分析文物本体、自然环境、人为活动因素等37项监测指标;完成了明孝陵安防工程、四方城及享殿防雷工程等一批综合性安防项目,极大增强了遗产保护的科技支撑力度。同时,构建完善文物保护单位网格化巡查管理机制,联合驻景区单位和文保志愿者,形成了覆盖全域、联防联动的明孝陵“大保护”格局,进一步织牢织密文化遗产“安全网”。

以人为本发挥教育功能。管理局发起成立了“中国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联盟”,先后承办“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世界遗产论坛”等学术会议,编纂出版文化图书20余本。拓展世界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打造“家门口的世界文化遗产”研学课程品牌。近年来,明孝陵博物馆每年举办主题展览10余个,开展30多个主题近百场次研学活动,送展、送教进校园、进社区等文化活动30多场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2020年明孝陵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明孝陵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文旅融合深化展示利用。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管理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建成明孝陵博物馆、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等文化设施;持续整治提升明孝陵周边区域环境,将陵区古树名木纳入整体保护范围,建成前湖公园、梅花谷公园、下马坊遗址公园及诸多文化景观,打造“万株梅园”“长生鹿苑”“最美600米”“燕雀湖落羽杉林”等“网红”景观;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在明孝陵明楼区域设置“地宫探秘”沉浸式体验项目;连续举办“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世界遗产明孝陵文化月”等节庆活动,提升游客体验,展示明孝陵生态人文交汇的独特魅力。目前,明孝陵景区年均接待游客量超300万人次,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到访南京的“打卡地”。

努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典范

世界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中山陵园管理局正以新理念、新手段,推进文物展示和活化利用,不断满足新时代、新阶段世界文化遗产高质量保护发展的新要求,努力将明孝陵打造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典范。

科技赋能守牢安全底线。以新科技带动明孝陵保护,努力破解文物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足对考古与文物保护实践的制约。借助数字监控、人脸识别、定位巡更等技术,健全突发事件全影像记录系统,坚决防范化解遗产全域范围内各种安全风险。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运用,推进明孝陵文物考古资料和文物的数字化,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监测、人工智能、5G等技术,探索建设全域全要素文化遗产预警监测体系,整合构建明孝陵世界文化遗产综合监测系统,以现代科技守护古老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严格保护促进传承发展。坚持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合理规划明孝陵内各功能区,积极探索明孝陵大遗址整体保护方式。严格落实《明孝陵总体保护规划(2018—2035)》《钟山建筑遗址保护规划(2017—2036)》等重点文物保护规划;推进实施明孝陵附属功臣墓保护与环境整治、明孝陵文物大数据库建设等重点项目;实施明孝陵碑殿、明孝陵石刻、陵宫围墙、宝城城垣等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程;编纂出版《明孝陵考古报告》,开展常遇春墓、仇成墓神道区域考古勘察,落实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筹建明孝陵文物修复技艺中心,开展文物修复成果和数字化藏品展示,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让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信息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文化传承推动品牌提升。全面梳理明孝陵历史记忆,做好文化显性表达和创新展示。管理局正进一步发挥明孝陵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深入推动文物文化遗产事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创建紫金山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打造“梧桐语”等一批文化空间。举办明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周年系列文化宣传活动,制作并发布主题宣传片《钟山交响》,出版《明孝陵新志》《明孝陵图录》《极美钟山》等系列文化书籍,推出“长江主题”世界遗产之旅、“守护古树名木”生态之旅、“钟山廉韵”廉洁文化之旅等,形成更多精品文化旅游线路、特色文化产品和网红打卡地,立体化、多角度宣传好、展示好明孝陵的世界遗产魅力。

管理局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构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全民共享生态文化空间的目标愿景,持续推进明孝陵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让紫金山这一生态宝地和文化高地的文化底蕴与秀美风光,交织成为“极美南京”的璀璨画卷。

供稿:钟萱

图片:钟山风景名胜区

作者:钟萱 责任编辑: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