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他们,为南京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2023-07-23 07:32:24|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新一批221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基层一线  

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 通讯员 王阿挺 潘珍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

这是“00后”诸仁感悟最深的一句话。作为新一批的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简称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他已经前往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

7月18日至20日,南京团市委在南京江宁区举办2023年南京市“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集训营暨“青马工程”培训班,来自全省46所高校的221名乡村振兴志愿者参加培训。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江苏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以来,南京累计招募并选拔300余名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首批162人本月底满服务期,新一批221人已奔赴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南京团市委在江宁区举办2023年南京市“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集训营。 南京团市委供图南京团市委在江宁区举办2023年南京市“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集训营。 南京团市委供图

助力基层:打造数条“专属定制”线路

“阿姨,我在这里的服务即将结束了,谢谢你们对我的关照与包容。”日前,即将离开南京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的何思昫正在跟老乡们告别,现场满满的不舍。

何思昫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是南京首批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在龙尚村做文旅服务助理。

何思昫在农场和工作人员沟通。何思昫在农场和工作人员沟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带动老乡致富?这是何思昫与小伙伴们上岗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其间,他们用双脚丈量乡土大地,在村里的青年之家组织青年议事会,倾听民宿主理人、露营基地“新农人”的建议。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走访与调研后,她和小伙伴们针对南京都市青年群体,“串珠成线”打造了数条符合不同青年社群的“专属定制”线路。同时,将龙尚村史馆、锋尚青益+青年之家、龙尚湖、龙尚湾露营基地、稼圃集特色民宿集聚区、采摘与农业科普一体的“丰硕农场”以及集聚青年摩友社群的“小川藏线”等特色打卡点一一纳入,编写攻略,利用抖音、B站、小红书等青年喜爱的社交平台进行推广宣介。

乡村振兴除了产业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要兴起来。每逢传统节假日,何思昫等人都会在村里举办“我们的节日”等特色传统文化活动,除夕夜的民俗集市还得到了央视长达9分钟的专题报道。为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她还与小伙伴们发起了“金晖行动”手机课堂,帮助村里的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另外,参与“梦想改造+”“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建设,推出“完美的一天”公益项目,帮助村里的困境青少年辅导功课,参观大学校园,实现他们的小小“微心愿”。

乡村振兴一线的服务经历让何思昫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一个大学生就了不起!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决定,留在江宁。”她说,她的新岗位是江宁区麒麟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员,将继续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精神饱满:221名大学生奔赴基层一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

青年是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力军。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为许多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舞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如今,在南京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身影。

记者了解到,首批162名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有118人愿意继续留在基层。而新一批221名大学生也已整装待发,7月20日,他们结束集训后,已经奔赴各自的岗位。

诸仁是地地道道的高淳人,毕业于扬州大学农学院。由于是在外市读书,想要回到南京当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是南京高淳人,对高淳的生活环境十分熟悉,也能听得懂高淳本土方言……”诸仁参加了南京面向江苏省的普通招募,他凭借自身的优势以及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通过了面试,成为南京高淳一名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

研究生李莹莹,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将在南京浦口区汤泉街道做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

“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来,必定有所作为。”李莹莹来自徐州,一直关注乡村振兴计划等志愿服务项目,一听到报名信息,立即提交报名表,想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安鹏月在农场。受访者供图安鹏月在农场。受访者供图

记者从南京团市委获悉,首批162人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乡村振兴志愿者。安鹏月被评为2022年度最美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居来提·阿不都艾尼等32位志愿者被评为2022年度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优秀志愿者,俞尚茗、侯金龙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志愿者。

政策优待:户口和档案保留在毕业所在学校

“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是原“苏北计划”的延伸。2022年,江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实施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把服务范围从苏北拓展到全省各地涉农乡镇。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审核、考核面试、体检培训等程序,集中选拔志愿者,到乡村振兴一线,从事为期1—2年的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法律服务、青年工作、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据介绍,参加乡村振兴计划的志愿者,户口和档案保留在毕业所在学校,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可享受一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落户等政策。服务期满1年,经考核合格并符合报考条件的志愿者,可报考江苏省面向志愿者定向招录的公务员职位;服务期满2年,经考核合格并符合报考条件的志愿者,可不受户籍和生源地限制,报考江苏省公务员职位;服务期满2年,经考核合格并符合报考条件的志愿者,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另外,还将纳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支持范围,为其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服务。

青年志愿者们参加集训营活动。	南京团市委供图青年志愿者们参加集训营活动。 南京团市委供图

上岗前,南京团市委组织了为期3天的集训营。本次集训营将系统学习、团队建设、实地参观有机结合,团市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比如,在专业培训方面,团市委邀请专业师资,围绕志愿服务技巧、团队建设、应急救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授课,帮助志愿者从心理上、工作上、行为规范上能够尽快适应身份转变和基层岗位要求,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邀请农业农村、电商运营、摄影摄像等领域的专家,为志愿者开展专题辅导,丰富和拓展志愿者的工作技能。组织志愿者前往丰硕欢乐农场,参观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让志愿者们切实感受乡村产业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给农业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志愿者们为基层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培训期间,相关团区委还组织分组讨论,开展岗位工作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宣讲,并与志愿者进行座谈交流,进一步了解志愿者对参与志愿服务的认识,征求大家对乡村振兴计划项目组织实施的意见建议。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场集训“干货满满”!

志愿者们走进农场,参观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通讯员 朱学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志愿者们走进农场,参观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通讯员 朱学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乡村振兴志愿者,就如同春日盛开的蒲公英,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飘落在新鲜的泥土里,扎根在广袤的大地上,绽放在明媚的阳光中。南京团市委书记荣飞表示,各级团组织将全力做好志愿者们的坚强后盾,让他们安心在一线发光发热。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农情怀,增长知识才干练就兴农本领,找准目标定位贡献青春之力,敢于吃苦担难勇于面对挑战。

作者:余梦迪 王阿挺 潘珍 责任编辑:尹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