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深刻把握“四个新”的重大任务

2023-08-02 07:10:10|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工作人员在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生产区作业。工作人员在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生产区作业。

编者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他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我们该如何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的重大意义,汇聚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的磅礴力量,切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请看青年专家学者的回答和建议。

以科技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应媚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定位和总体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锚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就要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有效贯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

优化使命导向的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机制,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我省发展长远需要,超前布局重大原创性基础研究,强化以实验室为引领、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重大科研设施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推进高质量科技供给,力争以基础研究的突破带动产业技术的跨越发展。推进实验室体系重构。构建由国家实验室(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共同组成、特色优势明显的实验室体系。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战略引领作用,在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上给予充分改革探索空间;加快构筑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阵,探索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联盟,形成建制化科技攻关能力;面向深地、智能制造、生命科学等领域,研究布局省实验室;谋划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明确优化重组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参考上海经验,结合我省重点产业与区域发展需求,探索省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侧重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更高标准推动国家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等3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布局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沿海可再生能源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推进重大科研设施发展。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优化顶层规划设计,统筹考虑学科领域布局,全面系统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避免重复布局或“撒胡椒面”,努力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探索+预研+建设+运行”接续发展的格局;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提高科技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形成多元互动的创新资源整合体系,建设集成创新“试验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产业研发特区”,推动省产研院由创新资源集聚平台向产业技术研发枢纽转变,力争以重大战略产品突破带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强化法制保障。启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条例(草案)》立法起草工作,明确省产研院的功能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固化受实践检验且成效显著的经验做法,探索符合创新规律、适合我国国情、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科研院所治理模式,为全国新型科研院所发展输出“江苏经验”,提供“江苏样板”。强化专业研究所。深化“加盟”与“共建”相结合的专业研究所建设模式,鼓励其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落实“四个对接”,加快“科创+产业+产品”融合发展,形成多点互动的研发机构网络。强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在我省最有基础、最具优势的领域,率先构建“概念验证+投拨结合+基金支持”的前沿技术产业化全链条支持机制,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构建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格局,建立开放创新“引领区”。发挥科技大省、开放大省优势,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区域科技创新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在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展产业创新合作伙伴关系网络。面向国际,在发挥“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牵引作用方面,深化完善国际大科学计划总部基地及相关国际科技组织建设,在配套资金投入、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组织及国际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引领更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在吸引国际科技组织落地方面,重点解决国际科技组织在华落户的管理归属问题,争取民政系统“一站式”批准注册;在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方面,加大与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调力度,放宽限制,探索建立省级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机制。面向国内,探索省地联动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有条件的高新区共同出资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着力在集成电路、先进材料等领域形成集成示范效应;突出南京创新引擎、苏州创新引领作用,支持南京加快打造紫金山科技城等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地,深化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和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苏州加快建设桑田科学岛、太湖科学城等标志性创新载体,增强对高端创新资源的承载力。

(作者为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

□ 张留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赋予江苏“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等重大任务,为江苏奋进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全国经济和制造大省,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现代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既是扛起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殷切期盼的使命担当和奋力作为,更是塑造强劲发展动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必由之路。

立足当下,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全球产业经济合作形势复杂严峻,这将成为我省应对发展变局、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各类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冲击,全球产业布局长期遵循的市场规律和范式出现变化,基于价值回报最大化的全球产业链布局方式,开始转向更加关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的区域重组。立足新形势,加快打造现代化的产业链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动力结构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这将成为我省塑造发展优势、抢占发展先手棋的必由之路。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绿色能源、新空间开拓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快突破和应用,催生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一批万亿级产业空间。江苏是全国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链建设,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找准定位,在产业竞争合作中下好先手棋。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可持续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时代问题成为必答题。江苏产业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加快构筑现代化产业链是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维持产业经济平稳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四个必须”和“四个走在前”的必然要求。

坚持价值升维,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强链。产业“强链”需要推动全省产业体系量质齐升,在稳步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推动产业向研发设计、集成总包、品牌塑造等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在国际产业竞合中赢得更多话语权。一是着力培育全球地标性产业链。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围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新能源、新型电力等江苏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并兼具广阔前景的行业领域,强化人才、技术、资金等产业要素供给,形成全球产业控制力和技术主导权,在国际市场上持续提升产业份额和市场空间。二是优化提升产业链结构层次。以当前终端消费市场品质化、多元化需求引领供给升级,鼓励市场主体以智能化重塑生产制造和运营模式,以绿色化引领工艺流程再造和能耗效率提升,以融合化引领业务模式和技术水平升级,特别是推动钢铁、纺织等优势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三是持续提升产业链横向组织水平。围绕全省重点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第三方服务主体,激活厘清市场和政府作用边界,强化产业要素之间的融通、企业之间的协作、资本之间的对接,串联对接企业主体、产业联盟、社会化组织、产业资本等,形成适应新形势的产业组织形态。

坚持创新驱动,补足产业链条短板弱项。产业“补链”需要以创新补足产业链“卡脖子”的关键要害,持续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工艺,实现上中下游或主要领域环节自主可控、韧性安全。一是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突出需求导向、应用牵引,聚焦531产业链中最需要突破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实施重点产业靶向技术攻坚行动,完善“卡脖子”技术的攻坚体系、评价体系和要素保障体系,加快形成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和引领性先进产品。二是夯实产业基础支撑能力。着眼产业发展需要和未来趋势,加快部署大数据、超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突破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基础软件,显著拓展产业发展的基石和上限。三是动态提升产业链纵向联通能力。大力发展平台经济,鼓励行业“链主”企业依托平台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广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资源对接等模式,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整体竞争优势。

坚持与时俱进,延伸覆盖广阔未来产业。产业“延链”需要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抢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产业风口,在影响乃至主导未来产业经济格局的产业技术领域延伸布局。一是下好未来产业市场风口“先手棋”。以前沿技术产业化为主攻点,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生命健康等引领未来的重大风口,前瞻性布局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着力催生培育一批新行业新产业,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二是推进产业技术跨界延伸融合。把握当前产业边界模糊化、技术领域融合化趋势,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需求激发科技创新,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


建设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孙煜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希望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这既是对江苏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又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江苏实践探索的殷殷期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促成传统与现代深度结合,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底色,绘就推动高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现代化与良法善治、全球融合共赢发展的文明底色。

把文化传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给当代人的奋斗向往提供宝贵的方向指引。“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蔡元培“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曾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基因,深刻理解和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坚定自信、增强底气。

把文化享受转化为提升高品质生活的内涵诠释。“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迫切需要从全社会层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实现在心态、思维、话语以及行动上站位更高、视野更宽、观念更开放、文化更自信,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要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重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数字化建设,在健全网络、丰富供给、强化保障上下功夫,重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关注“文化享受机会均等”。要借助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推动科技文化普及教育落地落实,从世界视野、地方视角领略大江大河孕育蕴藏的文明。

把文明意识转化为地方治理的制度规范。“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一个地方要强大实体经济、强链补链延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除了好的产业规划、给力的项目政策支持力度,还需要立足打破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完成重大科技任务攻关,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保障各类经济主体拥有同等发展机会和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全面建立优良信用体系,打造高品质人文和法治环境,打造地区无形的信誉品牌和资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把文化认同转化为全球融合共赢发展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信才能他信”,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文化认同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理解,对于民族文化、地方文化,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张骞“凿空”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的交流交往交融;玄奘西行求法,修成古代西域和印度的大百科全书《大唐西域记》;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郑和七下西洋,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合作是为了共赢;“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开放是为了聚力;“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包容是为了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深刻理解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探寻与各国民族精神、各文明精华部分的交流通道,促进民心相知相通,“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联四级调研员。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WMB041)研究成果。]


构建闭环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樊佩佩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希望江苏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浦江经验”二十周年。从最早诞生于杭州的12345市长热线发展到目前的市民热线,政务热线已成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有力杠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江苏可以从构建政务热线治理闭环入手,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变被动投诉为主动化解,推动矛盾源头预防,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落实“网上群众路线”,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回应性政府”。2017年1月,江苏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一体化联动服务的江苏12345热线,群众诉求由2017年开通之初的1100万件增长至2022年的4853.54万件,年均增长68%。多网融合以后,快速响应的政务热线在全社会的知晓率和信任度显著上升,逐渐成为市民反映诉求的首选渠道,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更成为新时代落实“网上群众路线”、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回应性政府”的制度基础。可以说,政务热线的每一次群众来电来访都是一次调查研究,是吸纳民意、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市级政府与基层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和“浦江经验”倡导的领导干部主动下访一脉相承,都强调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及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而就地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接下来,政务服务热线要通过“一号对外、多线联动、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发挥枢纽作用,以“接—派—办—访—评”的流程为杠杆,撬动跨层级协同治理工作,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构建“热线吹哨—部门协同—公众回访”治理闭环。2022年南京市12345热线平台共受理诉求534.43万件,较2021年同期增加39.39%,诉求热点主要集中在消费维权、医疗保障、物业管理、房产交易等方面。实际上,政务热线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服务渠道或平台,更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枢纽。枢纽要发挥作用则离不开协同,通过拓展链接才能实现有效的信息、数据和资源流动,使“前端接诉—中台精准分流对接—后台分派工单—末端回访评价”形成闭环。早在2021年,南京市政务办就提出优化协同办理机制,推动热线持续提升“问题解决率”等工作措施,热线部门针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完善“协同办理”机制,协办单位是否给予有效协助,由主办单位进行认定,经主协办后,诉求人仍不满意的,对协办单位照实考评,力求实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一起来办”的格局。由于基层政府的权力有限,有些复杂问题超出基层政府的权力范畴,需要上级政府部门的配合。基于此,发挥政务热线的枢纽作用,需要其构建对接机制从而形成治理闭环,解决好协调跨层级和跨部门治理问题。这意味着政务热线要从以专业分工流程为基础的“串联式业务流程”,变成以市民诉求为中心,各部门合作处理市民诉求的“并联式业务流程”。

从压力倒逼转向积极治理。对于不断增强且日益复杂化的社会关切和利益诉求,对于难以妥善回应的复杂问题,基层治理主体往往将工作精力投入处理事件过程的完整记录、拍照上传和文字说明等流程性的完善。另外,在时间维度上,不同类型诉求的解决率与公众满意度有所差异,出现解决率高于其他诉求,而满意率低于后者的困境。这与诉求本身的复杂性与资源调配能力以及诉求解决的时间成本高度相关。因此,对于政务热线的回应性监管,不应仅仅研究如何提升治理过程的回应力度,更应从回应性监管的效度入手。在今后的社会协同治理体系创新中,要践行“浦江经验”中各级党政领导主动下访的治理启示,从压力倒逼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转为端口前移的主动治理,需要更好发挥政务热线作为政策执行“协调者”角色的作用。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作者:应媚 张留 孙煜 樊佩佩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