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净
摘 要 :职业化的新闻传播工作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所秉持的观念和态度等,需要符合职业要求、规范和标准。今天的媒体环境下,媒体性质和类型丰富而多元,决定了其对职业化工作者的要求不再是统一的要求和标准,而是具有差异化。在新的媒体环境下,需要重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对媒体性质的认知能力,对内容产品的策划和运营能力,专业持久的内容创作能力,跨平台整合传播能力。
关键词 :融媒时代 ;新闻传播 ;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
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之一是培养职业化的新闻传播工作者。作为职业化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所秉持的观念和态度等,要符合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具体来说,就是要遵守新闻传播行业规范和标准,能够熟练运用采写编评摄等职业技能,以专业的态度和能力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同时,能够正确看待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压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新传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通过课程学习培养锻炼能力,实务类课程除了新闻采写、新闻评论、视频拍摄、纪录片创作等,还有事实核查、数据新闻、无人机拍摄、创意写作、整合营销等 ;二是参与校园媒体实践和校内实践活动,学校各职能部门、各院系以及学生社团定期发布信息,为新传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此外一些学生会创办自媒体账号进行运营,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 ;三是高年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上的各类实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学生的选择比较多元,有的去媒体实习,有的去互联网公司实习,也有的去政府或企业实习。
总体来说,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但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还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一、对媒体性质的认知能力
为什么首先要强调这一点?这是因为,今天当我们提到“媒体”二字,其所指向的含义,相较于以往单一的“新闻媒体”更加丰富和多元。过去新闻实务教学强调的采写编评摄等实操技能,默认适用的工作场景是新闻媒体,更确切地说是“市场化的新闻媒体”。为什么是“市场化的新闻媒体”?这是因为我们在教育时强调 “专业的新闻”,而不是“专业的宣传”,这一传统的形成是新传教育在 100 多年历史中通过观念、著作、教材、师资、课程等不断累积和作用的结果。
然而,今天的媒体环境已远非“市场化的新闻媒体”这么简单,过去我们教学生在干净的游泳池里练习游泳,但当学生走向社会,他们面对的是泥沙俱下、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如果不能将海洋生存技能教给学生,学生就不敢下海游泳,甚至只愿意留在岸上观望。如果我们只能培养出“白岩松”,而培养不出“李子柒”“董宇辉”,那至少说明我们的教育还有课要补。因此,要提升学生对整个媒体环境的认知能力。目前,高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这类课程可以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信息传播、宣传、新闻、文化、传播政策等在内的思想体系”的认知 [1],这是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学生对各类媒体的了解和认知。
从媒体的性质来区分,媒体大致可分为机构型媒体、平台型媒体、自媒体。其中,机构型媒体又可以划分为党媒(如党报、党刊、电视台、市县融媒体中心等)、市场化媒体(如新京报、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界面新闻、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财新、财经等)、行业性媒体(如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交通报、中国石油报等);平台型媒体包括互联网资讯平台(如腾讯、网易、新浪、搜狐等)、商业机构投资的垂直类资讯平台(如 36 氪、虎嗅等)、社交平台(如微博、知乎、豆瓣、抖音、小红书)等。
媒体性质决定了其对职业化工作者的要求具有差异性。党媒承担着引导舆论和教化功能,对从业者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会写新闻,还要会写宣传稿,最好能把新闻与宣传结合在一起,并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忠诚度高,否则就难以胜任工作。党媒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对政治性差错采取零容忍态度,各方面要求都很高。近年来,党媒通过政务服务增加营收,如果学生对政治冷感,对文字不讲究,不愿意写短消息、通讯稿、宣传稿,一心只想写特稿和调查报道,那可能就难以胜任党媒工作。市场化媒体内容比较专业,要能吸引读者,带来流量的同时也带来收益,但由于平台型媒体的挤压,迫切需要有创新思维、市场意识、营收能力的人才,如果你只想创作,对媒体经营不感兴趣,这样恐怕也难以持久。平台型媒体主要是制定规则,让各路创作者在平台上创作传播内容,只要遵守宣传纪律,不违反平台规则,带来的流量越多越好,创作者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小,平台型媒体养的是技术人,不养创作人。作为内容创作者,需要了解各平台的“调性”,明确自身的定位。
二、对内容产品的策划和运营能力
人们从各种渠道接收到的信息,都可以称为内容。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生态,要提升内容产品的策划和运营能力,需要锻炼以下能力。
(一)明确内容产品定位和服务对象
在策划内容产品时,首先要立足自身定位进行策划。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定位不同,策划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耕地调查,《农民日报》和《安徽日报》的视角就会不一样。除了选题策划,还要明确服务对象或者受众是谁、他们在哪里、如何才能触达他们、如何让他们成为传播链条中的一个节点而不是终点。在大众媒体时代,受众是笼统而模糊的,进入社交媒体时代,用户可以被画像,用户画像越清晰,内容产品的针对性越强。
(二)政治敏感与新闻敏感并重
新闻与政治高度相关,从事新闻媒体工作,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缺一不可。政治敏感是对政治事件和政治问题的关注和敏感程度,在新闻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讲政治 ;而新闻敏感是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敏感和判断力。在学校教育中,新闻敏感容易教,政治敏感不容易教。因为前者相对活泼生动,后者相对抽象。具备政治敏感,可以提升选题立意 ;具备新闻敏感,可以让所传播的内容拥有更强的传播力。对自媒体来说,缺少新闻敏感,最多没有受众关心,但如果缺少政治敏感,一不小心,辛苦经营的粉丝数量可观的账号可能就会灰飞烟灭。
(三)合理确定内容产品的形式、成本与发布时机
如今可供发布内容的平台非常多,除了新闻媒体自身的渠道,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站和 App 等,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账号也是扩大影响力的渠道,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 站、知乎、小红书等。但这些社交媒体平台的“调性”各不相同,自身的内容适合在哪些平台发布、以何种面目出现,要提前做好调研和策划。学生提策划,往往不会考虑投入产出比,没有成本概念,策划时天马行空,真正落实时就可能四处碰壁。因此,新闻教学实践中要训练学生树立内容成本概念,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通过策划找到合适的商业合作伙伴,或者通过长期运营赢得商业合作伙伴的信赖。
三、专业持久的内容创作能力
按照呈现的形式,新闻作品大致可划分为文字类(消息、通讯、特稿、评论、调查报道、专题、杂文、非虚构写作等)、音视频类(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短视频、新闻访谈、现场直播和移动直播等)。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大众传媒时代的产物,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方向和专业课,学新闻的会写不会拍,学广电的会拍不会写,学广告的会策划但不会写软文。近年新增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但传统的专业都要面向网络和新媒体,网络与新媒体与其他专业的分别又在哪里?基于这些问题,很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打破专业界限,促进“专业融合”。
概括来说,新传大类学生无论具体专业是什么,专业实操能力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字创作能力。文字表达是一切创作的基础,即使是拍视频,也要先有大致的脚本。消息、通讯、特稿、评论、调查报道、专题、杂文、创意写作……要熟悉不同类型文字作品的特点和要求。
2. 视听创作能力。拍视频、剪视频、录播客的技术门槛较以往大大降低,但要持续输出受欢迎的视听作品并将其转化为商业收益,还是有相当高的门槛。好的视听作品是画面、声音、人设、话题、故事的综合产物,它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并愿意关注、评论、点赞和转发。
3. 事实判断能力。真实是新闻作品的生命,不同于虚构作品,新闻要确保内容真实准确。然而,说易行难,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以讹传讹的信息,提高事实判断能力就像给人“打疫苗”,以此对抗“信息病毒”。
4. 数据分析能力。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和计算化,让人类的传播行为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操控。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制定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传播策略。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媒体人寻找选题、搜集素材、评估传播效果、改进传播行为。媒体从内容延伸出去的服务和商业活动,如舆情分析和数字营销等都依赖有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
5.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在内容采集、生产、分发、反馈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智能语音技术、机器人写作、算法推送等。人工智能是把 “双刃剑”,它既可以给我们带来便利和效率,同时也可能制造垃圾和混乱,驾驭人工智能扬长避短是未来一代媒体人需要具备的能力。
四、跨平台融合传播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在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是新闻生产,而不是内容分发和传播效果跟踪。因为新闻生产自主可控,写得不好可以不断改,拍得不好可以重新拍,剪得不好可以反复剪,但内容的传播过程不受自己控制,移动终端和传播平台部分掌握在别人手里。因此,研究受众心理和行为模式、了解不同平台适配内容的特点、培养跨平台融合传播能力成为新的挑战。
(一)认识不同渠道的特点 如前文所述,不同媒体对内容的要求不同,即使是社交平台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将同一内容一键分发式地投放到不同发布渠道这种做法虽然高效,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投放的内容与渠道不匹配,就不仅无法实现“一鱼多吃”的效果,还有可能被用户取消关注。
以新浪微博为例,其最大的特点是话题运营。有争议就会有话题,因此各种争议性事件、奇葩事件、不走寻常路事件等很容易在微博上形成话题。如果要运营微博账号,就要学习创建话题,话题要有吸引力和讨论价值,可以紧跟社会热点,也可以通过与品牌、产品、活动结合的方式创建话题。有了话题,还要有内容,原创、真实、幽默风趣、能够引发人们共鸣的内容更容易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为了预热话题,可邀请大 V 参与话题讨论,转发和评论话题,增加话题的热度和关注度,吸引更多用户参与。运营微博要加强与粉丝的互动,可举办抽奖、问答、投票等活动,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黏性,同时也可以搜集话题数据和用户反馈,了解用户兴趣和行为特点,不断优化话题运营,调整运营策略和方向。
同新浪微博一样,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 B 站、知乎、小红书、豆瓣、喜马拉雅、小宇宙等平台的内容特点和运营特点都各不相同,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不同渠道需要适配不同内容。
(二)认识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传播趋向“千人千面”的时代,要想进行有效传播,首先要了解用户。用户是自由的、自主的,而不是被动的、被迫的。看什么、不看什么,主动权掌握在用户手里。一般用户喜欢看什么?新鲜的,有趣的,有用的,真实的,感人的,与自身有关的,能引发共鸣的,赏心悦目的,幽默搞笑的……任何一种内容都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要,但至少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一部分需要。作为公共品的新闻内容,它应该是真实的、有用的、独特的、有趣的,可以满足人们对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真实信息的需要。除了要了解受众,还要了解媒体融合时代传播的特点,了解算法在信息分发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过去用户通过搜索去找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今算法让内容去精准地匹配用户。
(三)树立跨平台整合传播意识
要提高跨平台融合传播能力,需要了解不同媒体的特点,以及如何将信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发。这需要在对媒体和受众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良好的创意和策划能力,掌握相关的技术和工具,如社交媒体分析工具等,以支持跨平台整合传播的实施。例如,影视剧、综艺节目在播出前或播出后对内容进行切片,将有传播力的短视频放到社交媒体上传播,为节目作推广,激发用户去看完整剧集、节目的好奇心。新闻节目也一样。通过跨平台整合传播,可以确保信息在多个渠道上得到传播并吸引更多受众。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新闻传播教育一直以来有着重视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传统,无论是在课程安排还是实践环节。但随着媒体向多样化和普及化发展,传统上偏向于市场化专业媒体的采写编评教育需要更新迭代 :从内容生产向“内容生产 + 运营”的方向扩展,从内容生产向传播效果导向的内容生产发展。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 参考文献 ]
[1] 陈力丹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第二版)[M].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来源:《全媒体探索》
编辑:唐婷婷
审核:苍淑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