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江苏南京:知重负重,奋力交出以学促干的出色答卷

2024-01-22 07:10:37|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市两会为推动新时代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信心、智慧和力量——

知重负重,奋力交出以学促干的出色答卷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力量在坚定信心中汇聚,目标在拼搏进取中实现。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在全市人民的热切关注中,在全体代表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大会高举旗帜、凝聚共识、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为推动新时代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智慧和力量,正鼓舞和动员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知重负重踏实干,担责尽责挑大梁,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上周五,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闭幕当天,市发改委“官宣”:南京总部企业再添32家新成员!

总部企业,高效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要素,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总部企业集聚,正助力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坚持创新驱动,南京久久为功。近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南京排在北京、上海、深圳之后,位列全国第四。南京构建惠企政策直达机制、创新实施“宁聚计划”、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等3个案例作为创新发展典型列入报告。

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黄辉表示,市发改委将围绕市人代会明确的目标任务,抓牢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作出更多发改贡献。具体将在谋划推进发展中更好贡献发改智慧,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做好经济工作宣传,深化开展“五拼五比晒五榜”竞赛活动,抓好增量政策研究储备,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更好扛起发改担当,助推传统产业焕新发展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推动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构筑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科创矩阵,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

同时,在加快项目建设中更好发挥发改作用,落实“5+1”工作机制,全力推进450个省市重大项目,确保新开工重大项目上半年开工率达到75%、三季度全部开工;抓牢“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城市低效和闲置资源,创造更多新的有效投入增长点。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更好彰显发改作为,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部署,推进中阿(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建设;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推动南京都市圈建设迈出新步伐。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从事新材料研发与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是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膜行业陶瓷膜领域龙头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荣誉。

市人大代表党建兵是这家公司的“领头人”,他说,公司生于科技创新,成长于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之初,就通过自主研发的陶瓷膜产品打破了国外的封锁,率先实现了陶瓷膜的国产化。

“重任在肩当笃行,信心在身唯倾力。我将认真贯彻落实两会部署要求,积极担当作为,忠实履职尽责,贡献智慧力量。”党建兵还表示,接下来,久吾高科将持续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企业文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为把公司建设成为全球膜分离行业的领军者而不懈奋斗。

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

新年开新局,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跑。由市发改委授牌、国内首家专题研究高可靠增材制造的“南京市增材制造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研究中心”,近日在金陵科技学院正式挂牌。

该研究中心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任务及重点工程实施为目标的市级创新平台。增材制造就是大家熟知的3D打印,挂牌后,研究中心将从增材制造数字孪生与质量可靠性调控技术等方面发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探索制定3D打印产品质量更优、性能更稳的规范标准,增强增材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能力。

2023年,作为东部制造业重镇,南京向新而行,下好产业强市“先手棋”。新签约华天科技晶圆级先进封测基地、美埃高端装备等百亿级产业项目9个;与中国石化、宝武钢铁、长安汽车、上海汽车等企业携手谋划推进一批总投资近千亿元的重大转型项目;软件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智能电网业务收入突破3200亿元,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达56%。

新的一年,产业绘就新图景、塑强竞争力。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锻长补短、集群强链,着力推动产业强市建设大突破。

“南京作为排头兵,在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肩负重任。”市政协委员、南京浩鼎集团董事长孙万伟告诉记者,作为主营乳业的一家企业,他们坚守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根本,打通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实现三个产业融合发展。2023年6月又在六合区新建了工厂,打造了系列品牌、发挥了产业优势、拓宽了线上线下等多种营销渠道,“总之,过去一年里,企业发展成绩喜人。”

孙万伟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依托南京的科技科研优势和华东地区的消费市场需求,把产业链终端建在南京,把优质产品、服务和税收留在南京,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

新春氛围浓,年货采买忙。

泡卤、切块、腌制……连日来,六合牛脯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朱晓蓉马不停蹄地加紧生产,为即将启幕的年货节备足货源。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卤制加工好的牛脯、牛肉等已包装整齐,等待出货。

“对于我来说,去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传承百年的牛肉制作技艺(六合牛脯制作技艺),成功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对我们‘守艺人’的肯定,也是对六合牛脯这道百年美食的认可。”她告诉记者,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让自己心有未来、行有方向。此次六合牛脯跻身省非遗美食名单,更是让她干劲满满。

街头门店既承载着市民生活消费的需求,也寄托着平凡劳动者朴素的愿望。朱晓蓉表示,新的一年将致力于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讲好六合牛脯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六合牛脯,积极投身到这项事业中来。同时,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扶持与指导帮扶力度,搭建更多展示展销平台,持续提高非遗美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支持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和销售渠道,让六合牛脯更好地走出南京、走向千家万户。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让城市更具魅力、更有吸引力。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弘扬新风、传承文脉,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市政协委员、南京承创织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吴颖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精神性的,有更辽阔的想象空间”,接下来,她将继续促进云锦文化与当代生活融合发展,通过云锦生活化、东方美学化,打造能穿、能用、能品的云锦品牌。她建议,建设与展览、展示相区别的南京非遗商业街区,既集纳非遗艺术品,也涵盖民俗非遗品,促进文化和旅游业、商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目标朴素、“福暖四季”!今年市人代会上,经全体代表审议和票决,2024年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正式出炉,共十大类40项。

民生服务,社区是“最后一公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精网微格”工程,打响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品牌。市人大代表、富丽山庄社区书记张水花表示,她将带领社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接下来,社区将紧抓场所友好、参与友好、人文友好三个维度,着力解决“一老一小”保障问题,拓展青年活动空间,让“全龄友好型社区”更便利、更有温度、更具亲和力。

拍照、记录、上传表格……从三桥监测点到八圩监测点,元旦后的每一天,浦口江豚监测员杨金海都忙得不可开交。2016年,浦口区启动渔民转产上岸工作,以杨金海为代表的首批12位渔民加入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这两年,从市到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长江大保护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细致、具体。”杨金海说,除了监测江豚,他还主动加入浦口护渔员队伍,在长江、滁河流域开展禁捕政策宣传、水域巡逻检查、清理河道杂网,及时劝离并制止违钓、违捕等行为。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如今江豚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成为南京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

新年伊始,南京处处涌动着万物复苏的春潮。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奋力交出以学促干的出色答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 刘安琪 余梦娇 余梦迪 孙敬清 鲁舒婷

作者:刘安琪 余梦娇 余梦迪 孙敬清 鲁舒婷 责任编辑: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