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求“新”提“质”,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4-03 07:37:29|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郑茹怡 罗来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首位。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2023年12月“新质生产力”第一次被写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

经济总量大。2023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5.8%,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连续3年跨越3个万亿元大关,占全国比重达10.2%;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增至5座,约占全国的1/5、超出长三角一半,宁苏锡常通五市以沪宁线为轴,以长江为依托,在长三角北翼形成全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万亿之城连绵带”;粮食总产量759.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5.25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首位。

科教资源丰富。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2.1件、连续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新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1万家,人才总量超1560万人。全省有15所高校,拥有未来产业相关学科38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量居全国第一。江苏不断扩大实验室矩阵、加快构建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已获批牵头建设3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制造业基础坚实。截至2023年,江苏已形成对31个制造业大类的全覆盖,优势产业数量多,制造业增加值4.66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91.9。其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1.3%和49.9%,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江苏制造业规模及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等居全国首位。在光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江苏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区位优势明显。位于连接内陆与沿海的重要枢纽,自然资源丰富,集散能力超强,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贸易经济便利。省内各地级市发展均衡,县域经济、镇域经济稳居全国前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为江苏城市群发展提供强大后劲。生态环境优良,绿色发展基础扎实,水质优良比例高,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具备可持续发展基础。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解决江苏现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制约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要牢牢把握因地制宜这个重大要求,发挥比较优势,确保各方面的系统集成,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新动能。

高度重视“从0到1”的科学发现。组织相关机构和战略科学家定期开展战略研究,对科技领域中长期风险进行评估,对战略性重大科技问题和关系国家安全、产业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研判。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科研人员围绕江苏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打造科技强市提供源头支撑。加强国际合作和开放式创新,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着力推动“从1到100”特别是“从1到10”的突破和转化应用。布局建设中试研发平台和技术转移机构,探索“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明确市场交易产权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创造孵化新技术的信用环境,并为企业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产权和交易保障,高效聚集各类创新要素,打造科技创新增长引擎。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有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隐性壁垒,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标准、规则、政策协调统一,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打造“一企来办”综合服务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公平竞争治理,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在新能源、合成生物等新兴产业设立观察点。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做“加法”增强要素保障、做“减法”精简流程环节、做“乘法”突出改革赋能、做“除法”解决顽瘴痼疾。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设政银产品,提供融资便利;多元化政企沟通机制,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畅通民营企业诉求渠道;激活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推动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协同攻关;持续投入专项资金,分行业帮助企业转、改,破解民营企业“智改数转网联”难题。

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载体

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建设“1650产业体系”,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改造促进产业向上发展,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产业基础再造进程,实施产业链提升计划。提升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提高产业链创新能力和开放合作水平。推行“强链”专项计划,鼓励链主企业向紧密关联的领域扩展布局,以促进技术协同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完善产业合作机制,主动对标国际,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江苏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在产业链合作方面互利互惠。

推进新兴产业壮大。加快推进“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不断巩固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加速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经验,对于依托高新区建设的18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重点支持高新区以集聚创新资源和营造特色创新生态为抓手,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创新枢纽+产业高地”的结构,加快形成国际竞争力。

推进未来产业培育。推进“10+X”未来产业体系构建,优先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打造量子科技产业园,吸引相关领域企业院所落户,打造世界级量子科技产业集群。处理好主打未来产业与原有关联产业的主次关系,统筹二者特定阶段的协同发展问题。建立未来产业投资基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鼓励社会各类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进入未来产业相关领域。

以绿色发展为底色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支持“新三样”、液化天然气动力船等高附加值、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开展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技术研究,持续做大做强光伏、氢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实现能源利用清洁化、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推进低(零)碳产业园建设。推动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绿色化、合理化、高效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肩而行,“含金量”与“含绿量”共同上升。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科学精准管控大气污染,标本兼治提升水环境质量,协调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推动建立以“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为核心的治理机制,以“改革的思路”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破解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保障自然资源要素与经济社会要素实现有机统一。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保障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自主培养创新人才,组织省内高校与产业园区结盟、学科团队与重点企业结对,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实现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吸引集聚顶尖人才,以省实验室联盟为抓手,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揭榜挂帅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激励科学家及其团队加速实现自主突破;留住用好高端人才,推出关键领域先行突破新政,统筹用好高校院所、社会组织、用人主体、人才个人等力量资源,多方协同构建人才引进联合体。

建好用好产业人才地图。以数字技术为抓手、以数字应用为载体,研究制定未来产业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推动人才工作向“数字赋能”转变,为产才供需两端破除信息壁垒。集成人才政策服务,一键实现政策推介、政策申报、政策计算器等功能;集成人才招引服务,分类发布招聘活动信息;集成人才服务网点,推动人才招引服务就近办、网上办。

以新促质,迎新而进,从实际出发,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既关注产业的未来,又布局未来的产业,推动体制机制变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者单位:郑茹怡,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罗来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赵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