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京造”世博会中国馆开始搭建

2024-06-27 08:51:32|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数千钢构件组成书简长卷

“南京造”世博会中国馆开始搭建

世博会中国馆预组装现场。市建委供图世博会中国馆预组装现场。市建委供图世博会中国馆书简长卷造型效果图。市建委供图世博会中国馆书简长卷造型效果图。市建委供图

南报网讯(记者 何钢 通讯员 宁建轩) 由钢铁制成的竹子、汉字、书卷会组合成怎样的“中国风”建筑?记者昨天从市建委了解到,2025年世博会中国馆钢结构制造项目在南京成功预组装完成,已全部运送至世博园区开始搭建。

据了解,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本届世博会用地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该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外观取形于中国传统书简长卷,布展立足于中国绿色发展生动实践,集中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如何做好中国馆?总部位于南京的中建五洲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依托装配式,主结构以大直径圆管柱为支撑,多立面、曲面构造为造型,复杂的钢结构建筑总用钢量约1116吨,构件数量达3750件。

从效果图上看,中国馆内部延续书简长卷的主题立意,与现代钢结构建筑有机结合,层层递进的展示空间犹如文明演进,从历史走向未来。

不同于以往常规现场建造,本次中国馆主体构件全部在国内生产完成。中建五洲项目负责人介绍,预组装成功后,再拆成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钢构件,以“集装箱+散货船”的方式运输至世博园区现场组装。

由于场馆复杂的曲面造型,项目团队利用云模式进行3D建模、设计审查,跨区域协同作业。“我们在南京预组装展馆时,国外主办方可以同步在线上实时观看,所提的反馈建议能及时在拼装过程中修改,实现跨区域联动,提升建造效率。”项目技术负责人说。

中国馆建造过程中,项目通过多项“黑科技”融合,强力赋能智能建造,提前一周完成全部任务。为确保钢结构面漆的颜色与设计原色一致,项目团队采用光谱色彩度分析仪提取竹简颜色,反复试验比对,调制出最符合的涂料。

预组装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三维扫描技术,结合实体预拼装,提前核查构件尺寸,确保安装精度。质量检验过程中,基于5G及高清直播技术,项目部将无人机巡航画面实时链接到智慧建造管理平台,提升检验效率。

2025年世博会将于明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在日本大阪举办,预计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南京在中国馆所展现出的智能建造,对建筑业转型升级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市也将持续培育市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试点企业,激发形成建筑业的新质生产力。

作者:何钢 宁建轩 责任编辑:顾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