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940年前 苏轼王安石金陵之会发生了啥?

2024-07-26 07:13:59|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同游钟山并赋诗纪游——

940年前 苏轼王安石金陵之会发生了啥?

讲座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摄讲座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目前,南博年度大展“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正在火热展出。隔着千年光阴,每一件珍品,每一个久久驻足的身影,都构成了南京这个夏天极为风雅的一道风景。而940年前的那个夏天,被后人引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文人佳话的“苏(轼)王(安石)金陵之会”,就发生在南京,而王安石晚年隐居的半山园就位于南京博物院一侧。适值南京图书馆特邀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魏福明举行“王安石与南京的不解之缘”讲座,让我们跟着专家再次重温两位文化巨匠的金陵相会,感受历史名人与南京城的彼此成就。

结缘金陵 度过人生多个关键节点

在南京度过青少年时代;入仕后曾三任南京知府;在南京两度为父母守孝;两度辞相后在南京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葬在南京……可以说,头顶变法光环的王安石与南京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

17岁那年,王安石的父亲王益调任江宁通判,全家随之迁居至金陵城。不到两年,王益病逝,后葬于牛首山。这就让王安石与这座城市的自然山川和人文风貌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21岁于南京赶赴开封应试步入仕途,直至55岁回到南京,66岁终老于此。从少年时才华养成,到青年时青云志起,再到壮年的情感记忆,及至中年以后成为屡次起伏间的归隐避世之所,王安石一直将南京视作他的家园,他的精神寄托。

尤为重要的是,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培养了王安石博大的家国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而南京秀美的自然风光则陶冶了其诗情画意和列为唐宋八大家的人文情怀。

“王安石的父辈多在江南一带做地方官,他们对南唐金陵旧事十分熟悉,也常跟少年王安石讲起。王安石虽出生于江西,却早已对南京这个城市的历史了然于心。”据魏福明介绍,正是在南京守孝期间,王安石决定放弃恃才傲物的文人生活,以古代圣贤“契”和“稽”为榜样,承担自己的“天下己任”。服丧期满不久,王安石即北上京师考中进士。与此同时,他对自己的从政道路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设计。

隐居金陵 为搭救苏轼埋下伏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首广为人知的《元日》,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改革家的形象留在了历史当中。

熙宁二年(1069)伊始,王安石被提拔为参知政事,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此后,他又相继颁发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等,并在反对派的极力阻挠中,表现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

苏轼正是极力反对新法中的一个。由此可见,苏轼与王安石二人分属两个政治营垒,视苏东坡为强敌的王安石欲将其驱逐出朝廷而后快。

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再次罢相,重返江宁。最初,他还带着“判江宁府”的官衔,即“凡宰相解位,都要带个外任的职衔,到那地方资禄养老,不必管事”。但在第二年,王安石干脆把这职务也辞掉了,自此开始了他一生最为悠闲的十年。在魏福明看来,完成“天下己任”之后,王安石毅然“裸退”隐居钟山,“他的刚正无欲使得他超出了自身的局限,克服了人性的弱点,从而使自己进入一个真正自由的高级境界。”这就为他后来伸手搭救苏轼埋下了伏笔。

元丰二年(1079),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情形十分凶险。王安石即上书神宗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神宗历来对王安石十分敬重,虽然王安石当时早已退隐,但在看了他的信之后,就不再犹豫,马上下旨将苏轼放了。由此可见,王安石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个是因反对新法而经历了四年磨难的旧党中坚,一个则是业已退出政坛的新党首领,二人还有纠缠不清的个人恩怨。在魏福明看来,王安石从倾向改造世俗社会转向追求个体生命,正是因为他隐居半山园,过着远离政治、远离尘世的田园生活,“金陵的山山水水,让王安石得以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达到宠辱皆忘的精神境界。”

苏王相会 两位文化巨匠共游钟山

元丰七年(1084)七月,距今已有940年,苏轼与王安石在江宁(今南京)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晤。在人生的尽头处,两个伟大的文学家终于走到了一起,如此动人的历史情景,让后人追想不已,为中华民族拥有这样具备伟大人格魅力和艺术才情的两位文化巨匠而深深感动。

“东坡自黄徙汝,过金陵。荆公野服乘驴,谒于舟次。东坡不冠而迎,揖曰:‘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荆公笑曰:‘礼岂为我辈设哉!’”南宋朱弁《曲洧旧闻》中寥寥数语,记录了刚离开黄州贬所的苏东坡路经南京,前来拜访王安石。在这幅极具江南意境的画面中,他们握手言和,放下了所有的是非恩怨。苏东坡在江宁居住了三十多天,期间与王安石共游钟山,并赋诗纪游。王安石还将自己的近作拿了出来,苏东坡的评价都很高,不吝美辞,其口吻也不再有往日对王安石“此老野狐精也”的调侃和戏谑,而是相当正经、隆重。

对于苏东坡的由衷赞美,王安石并没有谦让。“非子瞻见谀,自负亦如此,然未尝为俗子道也。”意思是说,并不是苏东坡戴高帽子,他自己也认为这样,只不过一向不喜欢告诉外人而已。基于二人谈话如此投机,王安石开始挽留苏东坡,希望他能留下来,和他做邻居。

让后人为之神往的“苏王金陵之会”之后,苏东坡曾在诗中写道:“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而苏东坡的旷达潇洒、聪慧敏捷和率真豪爽,也令王安石思念不已,于是逢人便提起他与东坡的相会。“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王安石的话里充满了惺惺相惜和一种淡淡的落寞。

“二人虽政见不同,但私人感情和诗文之谊深厚。”魏福明认为,这就是“文人相亲”的典范。

以文塑城 与南京城相互成就

“苏王金陵之会”也让王安石以一个骑驴老者的形象和他所隐居的钟山,一起载入了史册。

晚年的王安石,喜欢着一身粗布衣裳,骑驴而行。宋周必大《记金陵登览》说:“介甫入城必舟循沟而西,若东过蒋山则跨驴云”。其时,王安石所居半山,距离蒋山(钟山)和城里,都是七里,王安石分别骑驴与乘舟来往其间,成为当时金陵的一道风景线。现在的人将一起结伴出游的人称为驴友,王安石当时也把驴当朋友看待,有时外出游玩还骑驴蹭饭,其间因为要喂驴,不免增加了朋友相处的时间;有时,驴被朋友偷偷骑走,王安石就罚朋友写诗。由此可见,骑驴在王安石晚年个体形象的重建过程中有着非常独特的意义。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宋《青琐高议》中的记载,让王安石与金陵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没有南京的王安石是不完整的,没有王安石的南京也是不完美的。”历史名人与所在城市向来都是彼此成就的关系。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不但为金陵带来了更多的朝廷关注,甚至因此使金陵提升了其城市地位。他的反对者刘安世干脆用“金陵”来称呼王安石。王安石也没有辜负南京,他徘徊于南京的山水之间,到访历朝遗迹,在精神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写下诸多诗词作品。据统计,王安石有关南京的诗词达600多首,这些作品无不为南京增色。比如这首《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王安石之所以说钟山美景胜过世外桃源,就因为他在钟山游览中获得了身心的安宁。

学界认为,王安石晚年个体形象的重建,不但与南京的山水对人心的抚慰有关,也与南京这座城市的包容特性密不可分。退居金陵的王安石无疑在其山水、文脉中找到了人生的出口,最终得以在“苏王金陵之会”中让两位唐宋八大文学家中的佼佼者尽捐前嫌。

作者:王峰 责任编辑:吴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