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关于印发南京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4-07-27 11:30:16|图文来源:南报网

关于印发南京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

工作要点的通知

宁营商字〔2024〕1号

各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现将《南京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

     2024年3月29日

南京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一、总体考虑

全面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水平,以服务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切实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为目标,以有效解决阻碍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把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推进产业强市建设全过程,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中激活创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引领者提供坚实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准入退出机制

1.简化准入准营审批。深化以承诺制为基础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实施告知承诺制的事项申请人可自主选择是否用告知承诺方式办理。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一业一证”改革。全面推广住所申报承诺制和住所托管,简化住所登记,针对住所负面清单以外的场所,申请人可以选择申报承诺方式办理。推行企业迁移全程网办,优化企业迁移登记服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局(政务办)、市文旅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各相关单位及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人民政府,以下均需江北新区管委会及各区人民政府负责,不再列出〕

2.优化企业注销流程。将“证照联办”场景扩展到企业变更、注销环节,针对法定无需开展现场核查或技术审评等特殊流程的许可情形推进“一变即变”,对企业主体注销情形推进“一销即销”。持续推进企业简易注销“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即来即办”。推广歇业登记制度,经营主体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可向登记机关申请歇业,探索建立歇业备案部门协同机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局(政务办)、市人社局、市税务局、金陵海关、新生圩海关、禄口机场海关〕

(二)便利获取经营场所

3.强化土地供应保障。提前推进空间规划、用地指标、征地储备、产业准入等工作,供应工业“标准地”,实现“地等项目”。实施差异化用地供给,采用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赁后出让、租赁与出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应方式,满足差异化用地需求。推进低效工业用地盘活,推动“一地一策、一企一策”精准盘活、高效利用。推进重大项目用地审批提速,10个工作日内完成征地报批材料审核,完成规费缴纳后1个工作日内下发征地批文。对单幅地块出让面积50亩及以上的产业项目用地,在符合文件要求、材料齐全情况下,原则上5个工作日内出具产业项目审核意见,5个工作日内完成出让方案审查。(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市工信局)

4.优化工程建设审批。优化升级审批系统功能,大力推进电子证照运用,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审批高频业务全程无纸化流转,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加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项目策划生成工作力度,动态监管协同平台使用情况,提升协同平台使用质效。优化施工图审查免审范围,将规模不大、风险较低、易于整改且不属于消防特殊建设工程的新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免于勘察文件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探索优化联合验收工作模式,以《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替代各专项验收凭证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推广“竣工即投用”,优化联合管理和协同服务,提升竣工验收效率,推动项目尽早竣工投产。深化区域评估改革,科学拓展区域评估范围,监测区域评估有效覆盖情况和应用情况。深化低风险项目简易审批改革,针对不同类型的低风险项目建立简易审批流程,取消不必要的审批。对规划验线、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施工质量管控等实行分类分级差别化监管机制。〔责任单位: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数据局(政务办)、市各相关单位〕

5.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结合数字人民币深化和拓展“一键缴费、自动清分”,推行房产交易、税收和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全程网办服务,实现长三角地区不动产登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推行不动产登记责任保险,提升不动产权益保障水平。全面推行“供地即发证”和纯地首次登记全业务“零材料”办理。推行纯地抵押状态下经营性项目竣工后的房屋分割登记及“带押过户”,节省企业融资成本。面向重大项目和专精特新、民营经济等重点企业,深化不动产登记帮办服务。畅通历史遗留项目完善房屋竣工材料路径,对因历史原因未能取得消防手续但已投入使用的既有建筑,采用“双评估”方式摸清、提升消防状况,以技术审查合格和消防评估低风险报告作为房屋竣工材料中的消防安全合格证明文件。〔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市建委、市数据局(政务办)、市房产局、市税务局〕

(三)优化公用设施接入

6.优化公用设施报装流程。将水电气联合报装升级为水电气讯联合报装,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并可自由组合办理。打造多场景下电力客户“一件事一次办”,提升办电便捷度。推进“能量立方”绿能驿站重点工程建设。对具备条件的市政公用服务接入工程开展联合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实现相同施工路段一次审批、同步开挖、同敷管线、一次回填。全面推行政府、供电企业、电力客户三方契约式服务,落地“需求超前对接、服务契约联动、信息共享互通、工程紧密衔接”的电力接入服务新模式。上线小区充电桩在线报装、联合审批服务小程序。〔责任单位:市建委、市数据局(政务办)、市水务局、市通管办、南京供电公司〕

7.提升公用设施服务水平。聚焦公共机构、工业企业等主要用能主体,推行能效诊断服务,提供能效账单和诊断报告。深化无人机巡检、带电检测等数智化技术应用,提升供电可靠性。推行供电、供水及互联网等服务可靠性管制计划,建立健全服务中断或供给不足等补偿或财务惩罚机制。定期公布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供应质量、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等关键指标数据。加快国企工业园区等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配建,快速充电桩占比力争达到50%以上。(责任单位:南京供电公司、市水务局、市通管办、市交通局、市发改委)

(四)加强劳动就业保障

8.保障企业用工需求。落实助企用工专员制度,动态掌握并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一企一策”提供用工招工帮扶。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支持企业与高校、职校、科研机构精准对接,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及高技能人才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开展创新型产业专场招聘活动,助力企业精准招引急需紧缺人才。强化南京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协同,服务企业引聘人才。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强化市、区两级联合调处中心咨询、指导、调解等服务效能。(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应急管理局)

9.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完善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欠薪案件长效防治机制、预警联动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组建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高质高效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发挥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职能,帮助劳动者依法维权讨薪。加强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护,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逐步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市仲裁办)

(五)丰富金融服务支撑

10.强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充分发挥100亿元“宁创融”再贷款作用,大力推广“宁创贷”政银合作产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推动政银担合作,对符合条件的链上小微企业融资增信支持。探索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总对总”业务模式,针对重点产业链小微企业开展批量担保业务合作。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归集长效机制,指导南京征信平台与金融机构深化合作,探索开发更多征信增值服务功能。探索科创企业可转贷业务试点。〔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人行江苏省分行营管部、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数据局(政务办)、紫金投资集团〕

11.强化资本市场融资。优化企业上市服务,帮助企业妥善处理历史沿革、财务规范、资产权属、项目用地等问题,强化民营企业上市辅导。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可转债、公司债等方式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支持上市公司适时开展并购重组。常态化组织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结合“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和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等专项行动,面向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细分领域、场景,遴选一批肯创新、有技术、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帮助企业投融资对接。(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市工信局、人行江苏省分行营管部、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规划资源局、市税务局、市国资委)

12.强化绿色金融发展。做好绿色金融专项扶持政策服务对接,梳理一批符合我市产业特色且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改善、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等领域具有显著环境效益的企业及项目,实现金融资源的精准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江北新区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构建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低碳产业集群和绿色金融体系。(责任单位:人行江苏省分行营管部、市委金融办、市生态环境局,江北新区管委会)

(六)优化跨境贸易服务

13.提升口岸服务便利度。深入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持续提升跨境物流效率。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与非保税货物同包同车集拼出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深化FTA惠企“一键通”智慧平台建设,服务企业做好关税筹划、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完善生产经营方案、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助力享受各项自贸协定红利。完善国际贸易原产地证书智能审签功能,提升企业自贸协定优惠关税利用能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金陵海关、新生圩海关、禄口机场海关、市贸促会)

14.提升城市国际化发展能级。实施“全球数字服务商计划”,推动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服务、跨境电商、共享中心等5类专业服务机构集聚。发挥南京国际商事法庭作用,推进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持续完善诉讼、调解、仲裁三位一体、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打造江苏国际数据港,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改革,实现数据跨境事前评估,事中监管,事后存证,为企业提供跨境数据安全治理、数据跨境流通、科技创新等服务,培育服务贸易数字化新动能。(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法院、市仲裁办,玄武区人民政府)

(七)提升纳税服务体验

15.简化企业纳税流程。进一步简并居民企业报告境外投资和所得信息有关报表,将企业所得税预缴时申报改为年度申报,将即时报告调整为年度报告,并对数据项进行归并梳理。强化税务部门与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的信息交换,提升出口退税审核质效。全面上线应用环境保护税自动监测智能申报预填功能,简化纳税申报环节。推进数字化电子发票试点,应用税务数字账户自动归集各类涉税涉费数据,支持纳税人进行发票勾选、用途确认、查询、查验、下载和打印、查看税收政策和发票风险提示。(责任单位:市税务局)

16.促进征纳良性互动。通过税收大数据精准获取纳税人需求,对不同类型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税费专业培训辅导。加强矛盾争议源头防范、化解、调处,探索实施跨地区税费争议调解。对符合条件、确有困难的民营企业发生欠税,辅导制定清欠计划,按计划缴纳税款的暂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责任单位:市税务局)

(八)强化商业解纷机制

17.优化诉讼前端服务。针对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深化诉源综合治理,构建涉众型矛盾纠纷府院联动、多元化解、风险管控机制,实施金融、知识产权等类型化纠纷调解前置。探索建立“网格+司法联动”机制,及时为企业涉法涉诉问题提供司法指引。融合对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探索商事调解机构市场化运作,持续发挥江北新区国际数字贸易和数字金融调解中心作用。健全商会调解制度体系,构建“商会调解+司法确认”“商会调解+赋强公证”非诉解纷模式,引导企业将商会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深化“诉仲衔接”机制,建立法院与仲裁机构信息共享制度,规范仲裁财产保全机制。(责任单位:市法院、市仲裁办、市工商联、市司法局、市民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

18.提升司法工作质效。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实现二审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探索简案速裁审理机制,切实提升案件审判效率。推动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之间沟通协调机制,解决多头查封、重复查封、相互掣肘等问题。依法受理并及时审查对涉产权强制措施的申诉、控告,防止和纠正侦查机关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责任单位:市法院、市公安局、市检察院)

(九)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19.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发挥公平竞争审查大数据监测评估系统作用,推进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和全面审查工作,将内外资一致性审查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完善政府采购文件公平竞争自查制度,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在发布采购公告、采购文件前,对公告、文件的条款进行公平竞争自我审查,确保条件设置合理、符合实际需要。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约谈制度,督促各单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过错责任追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各相关单位)

20.提升招标采购公平度透明度。规范小型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管理,将设计、建材、施工环节分开,禁止设置与项目需求不匹配的资格条件与评审因素,建立防范恶意低价中标的措施机制。开展拖欠供应商货款、违规收取保证金和沉淀保证金专项清理,全面实施30%预付款制度。推广招投标领域数字化应用,探索招投标身份认证、加解密、签章新模式。推进政府绿色采购,推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积极采购和使用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数据局(政务办)、市各相关单位〕

21.推进柔性监管执法。推进“一家企业一次查”和“综合研判、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常规性行政检查按照“能合尽合”“能联尽联”原则,统一进行集中式行政检查。完善免罚轻罚清单事项,对轻微违法行为实施审慎处罚,加强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行政手段的运用,慎用顶格处罚。对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等新模式经营主体,给予合理的“预警观察期”。对非因生活消费需要反复多次购买或接受服务的职业打假举报行为,实行审慎的分类执法处置措施。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在侦查、检察、审判等环节探索合规整改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采取“线下+线上”“理论+实操”相结合模式,为小型场所(单位)免费提供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培训。(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文旅局、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各相关单位)

(十)提升破产办理质效

22.强化破产挽救理念。积极运用预重整、重整、和解程序对有挽救价值的困境企业进行挽救,畅通破产清算转重整、破产清算转和解程序。建立“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等有关主体申请+法院审查决定”的依申请预重整启动程序。完善小微企业破产保护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救治力度。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破产挽救制度,及时高效化解债务获得重生。探索在破产程序中一体解决企业家为企业债务提供担保问题,有效化解民营企业债务链条。深化“执破融合”改革,完善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助力破产企业出清和重生。(责任单位:市法院)

23.优化破产法律公共服务。推进南京市企业破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线上办理破产信息查询功能,推动管理人在线查询完整的破产企业工商内档。加强破产法治宣传,提升企业破产公共服务中心的社会知晓度和成效。探索建立推进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机制,结合“经营异常名录库”和人民法院的“案件终本库”,筛选出长期失联、处于吊销未注销状态的企业,由企业登记机关向法院提起强制清算。〔责任单位:市法院、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局(政务办)、市工商联,玄武区人民政府、鼓楼区人民政府、玄武区法院、鼓楼区法院〕

三、组织保障

24.强化统筹协同和整体推进。各区、各部门根据工作要点制定任务清单,出台配套措施,按季度监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落实进度,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快速落地见效。定期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清单,并公开发布和推广。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制定重点事项清单,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变更、信用修复、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等“一件事”改革,不断拓展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企业注销登记等联办事项范围。持续推动惠企政策直接惠及企业,优化完善“宁企通”惠企综合平台建设,推动更多政策服务在平台上汇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数据局(政务办)、市各相关部门〕

25.强化数字赋能和绿色发展。全面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人口、法人两大基础数据库,事项、办件、证照等业务专题库,推动更多公共数据向社会公开。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在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服务平台共享,推行企业以专用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有无违法记录证明。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南京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过程,不断壮大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型医疗器械和航空等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施电力、钢铁、石化化工、印染、建材、电镀、包装印刷和工业涂装等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责任单位:市数据局(政务办)、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

26.强化先行先试和标杆引领。支持江北新区探索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实施营商环境领跑行动。以行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园区等为单位,开展营商环境改革试点示范,建设一批吸引企业投资的聚集区。及时总结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成功经验和做法,对行之有效,经营主体获得感强的做法进行宣传推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各相关单位)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