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古韵今风,共赏一轮明月

2024-09-13 07:28:44|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中秋佳节将至

古韵今风,共赏一轮明月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中秋佳节将至,这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韵味和民俗风情的节日,习俗丰富多样。自古以来,南京人就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合家团圆,共庆佳节,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老南京也将这个节日称为“团圆节”或者“八月节”,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团圆、幸福生活的向往,传承着绵延千年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

视觉中国供图视觉中国供图

月映古今——

创新传承,赏月更具趣味性

中秋节是一个与月亮关系最为密切的节日。

“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专家王誉茜介绍,在过去,南京有着中秋祀月“斗香拜月”传统习俗。在桌案上摆放好用若干个小香柱搭成的四方形香斗,斗内铺满香屑或沙土,在上面插上香。在最高的香柱上粘贴“月宫纸”扎的魁星和“月宫状”彩色的旌旗。桌案旁还要陈列菱角、藕、栗子和柿子等“中秋八鲜”作为供品。到了晚上点燃斗香,随后祭酒、读祝、上香,全家一起向月神行三拜之礼,称为“拜月”。

清《十二月令图》·仲秋。图片出自侯印国所著《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清《十二月令图》·仲秋。图片出自侯印国所著《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

斗香拜月之后,老南京还会走出家门,到月光下走一走,过去称为“走月”,也叫“踏月”,文人雅士也称为“赏月”“玩月”。

“早在中秋节没有正式形成之前,南京就有秋日玩月、赏月的佳话。”著名民俗专家陶思炎介绍,东晋时“牛渚玩月”故事的发生地在今安徽当涂采石矶,属汉朝秣陵(今南京)辖区,谢尚、袁宏二人江上泛舟,赏月咏诗之兴为后人所效仿,成为六朝以来的建康(今南京)风俗。北宋中秋节形成之后,有登台望月、登楼玩月、临轩玩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赏乐活动,南京人把中秋夜家人团坐聚饮叫做“圆月”,把出游街市叫做“走月”,把全家共同赏月叫做“庆团圆”。南京在明朝时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朝时则建有朝月楼,其中建在秦淮河南的玩月桥每年赏月者络绎不绝。

现在,人们赏月的地点更为丰富,白鹭洲、北极阁、秦淮河、莫愁湖、玄武湖等都是赏月好去处。

“现代的赏月,更具有趣味性。各个赏月胜地都准备了各式各样的中秋庆祝活动。在赏月的同时,在老门东和熙南里,还多次举行了中秋灯会等活动,五彩斑斓的彩灯与天上的满月相映成趣。”“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专家顾康顺说,将传统的玩月、走月进一步创新传承,使得赏月活动更加有趣味性,更贴近年轻人的喜好。

如今,对南京人来说,中秋节“赏月也赏乐”,南京森林音乐会已经步入第十个年头,中秋佳节,前往中山陵音乐台,便可以在月光下享受一场视听盛宴。

在南京,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不断延续,既是对明月当空的欣赏,亦是饱含了南京人“月圆人团圆”的美好祝愿。每一个中秋节,都寄托了代代南京人的团圆之情,在一轮又一轮的满月之下,收获圆满的幸福。

此外,老南京还有“摸秋”的旧俗。陶思炎介绍,“摸秋”是过去南京地区较独特的中秋节俗,作为妇女的风俗活动,它以乞子求孕为主题。据《金陵琐志九种·炳烛里谈》卷载:“江南妇女艰于子嗣者,每于中秋月夜潜至菜园,摘一瓜回,以为宜男之兆,谓之摸秋。”瓜为多子果实,秋日瓜熟,瓜瓞绵绵,选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去“摸秋”,意在得到月神的护佑,以月圆兆人圆和愿圆。

味蕾之旅——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从明代真正开始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吃月饼,是家家户户在中秋节时十分重要的一个仪式。

视觉中国供图视觉中国供图

说起月饼,不得不提南京六合的特色月饼“赖月饼”。“赖月饼”型大,直径20厘米左右,每块重约0.5公斤,以麻油、特级面粉为主料,配以白绵糖、五仁、桂花、果汁等10余种佐料精制而成,外形美观,酥软不腻,香雅味醇,为月饼中的佼佼者。清乾隆帝十分喜爱“赖月饼”,称“此有月中之香也”。“赖月饼”随后成为进贡皇室的贡品,声名大噪。如今,“赖月饼”制作技艺已是一项非遗。

金陵椒酥月饼过去也十分有名。这种月饼以富强粉、白绵糖、麻油、去皮麻屑、熟面、松仁、玫瑰花、金橘饼等为原料,经制皮、擦酥、制馅、包酥、装盘、烘烤等工序而制成,具有平整圆满、金黄油润、松酥爽口、麻香味浓、酥皮层次分明等特征。

不过,你知道吗?作为中秋节的“限定美食”,月饼的出现其实并不算太久。和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秋节比起来,吃月饼这个习俗可以说有点儿“年轻”。

月饼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很多人以为是北宋。南京文史作家侯印国告诉记者,那时候的月饼和今天的月饼并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中秋吃的。“事实上,在当时中秋风俗中,并没有吃月饼这一项。”

北宋苏轼的《留别廉守》诗中有一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往往被认为是描写月饼的诗句。“甚至有个别网友以讹传讹,还以这一句为基础,伪造了几句凑进去,真假混杂,而且直接将这首诗的题目故意错写成《月饼》。有一些介绍中秋文化的文章不加考辨,纷纷引用,难免可笑。”侯印国表示,这句诗当然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月饼没有关系,“它只是说有一种甜点,样子圆圆像月亮,用了酥油和糖来做馅儿。这种甜点也不是只有中秋节吃,而是一种日常甜点。”

再往后,在南宋《武林旧事》等书中,提到有一种面食叫“月饼”,不少人认为这就说明宋代人已经在中秋节吃月饼了。其实不然,当时叫“月饼”的食物,只是一种日常美食。“这种食物和今天的月饼长得也不像,它是蒸出来的,更像是包子。”侯印国说。

侯印国介绍,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从明代才真正开始,那时的月饼比今天的月饼大很多。

明嘉靖年间田汝成所著《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记载杭州的中秋节:“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这个时候,人们在中秋才开始互相馈赠月饼,将之视为团圆的象征。

万历年间的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则记载了当时皇室和民间的中秋节,其中也提到了月饼,“(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风凉干燥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寓意团圆的月饼,当时也被叫做“团圆饼”,和西瓜、莲藕等一起,是中秋节亲友之间互相馈赠的“标配”,也是晚上供月的主要供品。

当时的月饼和今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特别大。

明朝刘侗、于奕正编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 :“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 ;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这是说当时月饼特别大,甚至能达到‘径二尺’,也就是直径66厘米左右,这跟现在的自行车轮胎差不多一样大了。这样大的月饼当然不是一个人能吃掉的,全家共享这一个大月饼,正是‘团圆’之意。”侯印国说。

正因为当时中秋节的月饼普遍比较大,在明代早期的时候把它叫做“太饼”。《臞仙神隐书》中记载:“其十五日夜,金精旺盛之时,月光最盛,合家大小于庭前长幼而坐,设杯盘酒食之具。乃造太饼一枚,众共食之,谓之八月求团圆。”这个描述清楚地显示,当时是一家人分着吃一个大月饼。

到了清代以后,方便食用的小月饼开始慢慢流行开来。

清代文人袁枚在他完成于南京的美食名著《随园食单》中,记载了一种“刘方伯月饼”。这种月饼的制作方法是“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这种“刘方伯月饼”,类似如今的五仁月饼。

清代月饼模子。故宫博物院官网图清代月饼模子。故宫博物院官网图

博物馆里过中秋——

珍贵文物里,寻觅皎洁月光

过中秋,除了赏月、吃月饼,还可以走进博物馆,跟随文物探寻隐藏在历史文化深处的中秋习俗和皎洁月光。

六朝博物馆正在举行的“只此中国色·青”特展中,有不少和月亮相关的珍贵文物。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器腹绘的正是萧何月下追韩信人物故事。月色之下,韩信头束发髻、身着长袍、手持马缰,徘徊在河岸边;河中轻舟上伫立着一位艄公手持木桨,望向韩信;萧何则头戴官帽,须髯迎风飞扬,驰骋在疾驰的快马之上。人物旁点缀松树、竹叶、梅花、芭蕉、山石等,纹饰刻画层次分明,青花发色苍翠浓艳,为元青花中的稀世珍品。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南京市博物总馆藏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清仿汝釉双耳抱月瓶,直口粗颈,颈中央装饰有一周凸起弦纹,腹部呈圆月形凸起,颈肩饰双耳,整体形状如同抱住一轮明亮的月亮。瓶身通体施仿汝釉,有细碎鱼子纹开片,色泽雅致,光泽柔和。圈足露胎处胎体坚质细腻,底部有 “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识。据介绍,抱月瓶又称“宝月瓶”,多出于明清时期,是一种受西亚金属器影响而出现的陈设器。

清·仿汝釉双耳抱月瓶。保利艺术博物馆藏清·仿汝釉双耳抱月瓶。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古人最早是从太阳、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圆”月,代表着“团圆”,在中国古人的文化里,“圆”与“月”有着解不开的情缘。古时以苍璧礼天,以玉做六器,礼天,礼地,礼四方。“只此中国色·青”特展展出的玉璧、玉环、玉玦都是以圆为造型的有孔玉器,各具特色。

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有一面唐代双鸾月宫纹菱花镜。这面铜镜出土于商洛,铜镜为八瓣菱花形,圆钮,下方为一条在祥云中盘旋的巨龙,左右是一对口衔绶带展翅飞翔的鸾鸟,上方是一轮圆月,其中有一棵高大的桂树、一只蟾蜍与一只捣药的玉兔,这面铜镜生动展现了月宫的场景与古人对月亮的理解与想象。专家介绍,在唐代,“月宫”主题的铜镜图案非常常见,唐高宗至唐德宗时期尤甚,除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双鸾月宫纹菱花镜,西安博物院藏月宫婵娟纹铜镜也是其中的代表。这面镜子背面整面展现出月宫的样貌,镜面呈圆形,正中一棵桂树,开枝散叶,桂树的树干中部组成镜钮。桂树右侧为一飞舞的女子,衣带飘飘,头戴冠,手托盘。树旁右侧有一只蟾蜍,左侧为一直立捣药的玉兔,玉兔身后云纹飘起。整体包含桂树、嫦娥、蟾蜍、玉兔的要素,布局工整,直观地体现了唐人想象中月宫的美好场景。

故宫博物院藏《中秋帖》,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意为此三帖乃稀世珍宝。《中秋帖》中运用了“一笔书”的技法,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豪爽之气。

《中秋帖》(局部)。故宫博物院官网图《中秋帖》(局部)。故宫博物院官网图

博物馆里,与中秋和月亮有关的文物众多,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南京市博物总馆提供

作者:邢虹 责任编辑: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