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建设文化强市

2024-09-18 07:34:02|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 何雨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近日召开的中共南京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提出:到二〇二九年,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南京、建设更高水平安全韧性城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制度性成果。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是南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扛起省会城市、特大城市、都市圈首位城市文化引领与担当的光荣使命。

南京有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是文化强国战略在市域层面的时代要求,落实到具体城市身上又各有侧重,在我国的众多城市中,从行政级别上看,既有直辖市,也有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还有普通设区市乃至县级市;从功能地位上看,既有中心城市,又有周边城市;从规模上看,既有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又有中小城市。城市的不同性质与形态,意味着城市的功能与地位存在差异。那些处于枢纽地位、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战略城市,必然要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的更大的战略责任。南京集省会城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于一身,多重身份属性要求南京有更大的责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

发挥省会城市担当的要求。南京作为江苏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建设文化强省具有标杆作用。南京文化强市建设的质效,直接关系到全省文化强省的质效。

发挥特大城市责任的要求。2016年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南京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为何会有这样的安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东强西弱”的长三角经济地理格局中,必须挖掘南京的战略潜力,发挥其战略价值,将其打造为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更好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特大城市的战略定位,也赋予了南京文化强市建设之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宏大意义。

发挥都市圈中心城市功能的要求。南京都市圈地跨江苏、安徽两省,是全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与都市圈其他成员城市相比,南京是当之无愧的中心城市。近年来,在南京同城化发展溢出效应的带动下,都市圈经济相连、生态相依、人文相通的程度与水平越来越高,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底色日益鲜明。在此意义上,把南京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市高地,也为都市圈文化建设打开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南京有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打造现代化城市新名片,南京具有独特优势与雄厚基础。

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6000多年的文明史、2500年的建城史、450年的建都史,为南京留下了湖熟文化、吴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等在内的绵延不绝的文化谱系。从明孝陵到中山陵,从夫子庙到朝天宫,从秦淮河到明城墙,见证的是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南京白局到南京云锦,从南京绒花到秦淮灯会,从金陵刻经到南京金箔,见证的是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量的城市历史文化元素在保护中得到利用、实现更新,成为新的城市风景、游客打卡的网红地。

拥有丰沛的现实资源。作为东南文化重镇,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富集是南京最鲜明的优势。全市拥有在宁高校51所、61家科研院所、2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教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在宁两院院士96位,居全国第三;累计引进留学归国人才突破10万名;创新创业的中外院士125人,在校大学生100多万人。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各类文化和旅游机构4474个、从业人员41632人,其中文化馆站115个、剧团数126个、文化市场经营机构3421个,公共图书馆15个、博物馆74个、文物保护机构100个。

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达2093家,占江苏省文化产业企业数量的比重为18.3%,稳居全省第一。实现营业收入944.85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9%;资产总计7710.02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资产总计的比重为26.2%;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期末从业人员合计27.9万人,占全省文化产业期末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7.3%,营业收入、资产总计和期末从业人员均居全省首位。

南京有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

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经验,是新阶段南京的光荣使命与重大任务。

一是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建设的新体制机制。当前,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够不够”转变为“好不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立有利于优质文化产品服务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主体的文化生命力、创造力,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要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要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态、活跃的文化环境,打造一批具有南京元素、金陵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进一步擦亮世界“文学之都”的金字招牌。要保护好地域文化遗产,深入推动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构建名城名镇、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非遗民俗等在内的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

二是要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可以得出一个逻辑性的结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文明新形态,既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底色,又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更有对人类有益文明的互鉴与交流。这也构成了南京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新经验的行动框架。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南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探索“第二个结合”的南京经验。要坚持开放包容,在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中,推动不同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将其转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宝贵财富。

三是要探索科技革命与文化变革双向赋能的新路径。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引领新一轮文化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生命科学、量子计算、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变革几乎同时发生,跨界融合、质变突破、叠加飞跃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鲜明特征,各类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在文化领域不断催生,深刻改变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方式,深刻重塑媒体形态、舆论生态和文化业态,涌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新态势,推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南京是文化高地,也是科技高地,理应构建具有市域特色的科技与文化双向赋能的一致性政策体系,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抢抓新一轮科技变革机遇,推动科技与文化双向赋能,为有效策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文化变革贡献地方经验。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杨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