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曹丽珍 管伟) 近段时间,A股市场回暖吸引不少投资者返场,投资者参与“打新”的积极性也有明显提升。在此背景下,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发布《关于修改〈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的决定》,被业界称为“打新”新规。记者6日采访发现,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积极应对。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新规的出台,将有效优化新股市场定价机制,净化网下发行生态。
“打新”是股市中的术语,意为购买新发行的股票或证券。“打新”通常有网上和网下两种方式。网上“打新”的参与者可以是普遍的股市投资者;网下“打新”的参与者则是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
记者注意到,日前发布的“打新”新规更加突出专业性要求,优化网下投资者注册条件,通过强化专业能力、诚信状况、持续经营能力等要求,督促网下机构投资者建立健全首发证券内部问责和薪酬考核机制,综合考量研究人员和投资决策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执业质量、业务收入等各项因素确定人员薪酬标准,同时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切实履职尽责,推动完善市场化询价定价机制。
眼下,各家基金公司正在积极应对新规。“基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近期都在研究制定相关薪酬考核制度,只要是参与‘打新’的人员都会受到影响。”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一家知名公募基金公司相关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新规对网下投资者的注册条件、报价行为管理以及违规处理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修订后的管理规则进一步强化了网下投资者的自律管理,同时规范细化了新股申购报价行为。新股询价报价生态将得到有效优化,一、二级市场有望形成良性互动的协同发展。
“此次修订内容对基金行业参与‘打新’提出更高要求,包括网下机构投资者设置首发证券风险绩效考核指标,对报价的客观性、审慎性进行回溯验证,以防范不当报价行为和违规行为等。”另外一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也表示,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将加强在新股申购环节的流程管理,持续落实“价值发现”责任。可以预见的是,新规将进一步提升基金公司等网下投资者报价的客观审慎性,更加注重新股基本面和定价情况,择优参与新股投资,促进市场化定价机制有效发挥。
新规不仅对公募基金“打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私募基金,新规也提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私募基金总规模最近两个季度应均为10亿元(含)以上,且近三年管理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至少有一只存续期达到两年(含)以上。
对此,一家私募基金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的新股定价确实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新规的出台,可以筛选出一批有研发实力的私募基金参与“打新”,将更有效地优化新股市场定价机制,净化网下发行生态,推动市场长期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