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挖掘“和合”文化当代价值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11-13 07:19:15|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吴宁 钮翔宇

前不久在安徽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了解桐城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要求“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中华民族的‘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最朴素的追求,和合共生、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内涵意蕴与当代价值,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了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说,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凝聚了精神力量,为世界人民处理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也为世界各国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国际政治观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鲁隐公六年》,主张亲近仁义,和邻国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与不同文明多交流、多对话,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处世之道,也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道德目标之一;“协和万邦”出自《尚书·虞书·尧典》,主张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追求和睦、爱好和平。“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的优秀基因,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阔胸怀,既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蕴含的“和合”文化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平等相待的国际政治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之后,虽然许多国家将和平共处、平等相待作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结束了以武力冲突为形式的对抗,倾向于用非对抗、非暴力的方式来解决国家或民族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但不乏有些国家依然崇尚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运用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解决各种争端,这些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阻碍了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和合”文化的传统智慧作了时代化世界化的新诠释,并深入挖掘其价值意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各国解决矛盾冲突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和合”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求同存异、天下大同的全球治理观

“求同存异、天下大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旨在建设一个“求同存异、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与文明世界。《礼记·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古人勾勒出的“天下大同”,是一个和谐、文明、高尚、共治共享的理想社会。“求同存异、天下大同”具有超越性和开放性,其宏大的道德价值指向使其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不断获得新的阐释,是人与人交往、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良性发展的核心基石。

“求同存异、天下大同”的理念归根到底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只有在立己达人的情况下才能构建完整的世界格局,才能为全人类谋发展谋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场合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和合”文化的实践探索,搭建了互联互通、平等协作的机制平台,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始终秉承求同存异、和平发展的基本原则,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寻求全球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天下大同”的目标。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多元文化观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表现形式。春秋时期《国语·郑语》中提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是不同的,正是差异性的和谐共存才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世间万物,单一的事物无法构成五彩缤纷的世界。反对和摒弃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错误和片面的论调,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是时代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在相互尊重与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协商并达成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只要不抱偏见,坦然接受文明平等的理念,就能理解文明互进和文明共荣的道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继承发展了中华“和合”文化,又吸收了国外优秀文化,使得其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独特性与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最主要的特点,只有在尊重各种文明的基础上实现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才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由于每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世界文明百花园才呈现出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多元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导向,是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核心。“和合”文化中“和”的突出表现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状态。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人类也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任何在自然面前过分逞强的行为都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虽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这种生产方式也给世界带来了诸多严峻的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能源危机等使人类不得不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为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实行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倡导绿色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吴宁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钮翔宇为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本文为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资料整理与研究”(19ZDA015)研究成果。]

作者:吴宁 钮翔宇 责任编辑:吴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