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还原东吴托孤重臣张昭

2024-11-15 07:45:24|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薛冰

公元200年,孙策打猎时被原吴郡太守许贡门客射伤面颊,伤口感染,于4月初不治身亡。时年26岁。孙策临终前,请张昭、张纮、周瑜等辅佐孙权:“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虽然孙权年少,威信未立,但中原群雄逐鹿,无暇南顾,只要江东巩固,足以坐观成败,再定后策。又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同样以“保江东”为根本战略。张勃《吴录》记此言,尚有“慎勿北渡”四字,其意含蓄,似告诫孙权不要轻举妄动北上争衡,也有令孙权不要妄自菲薄轻率归附北方强权的意思。卢弼《三国志集解》此处引胡冲《吴历》:“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孙策让张昭“自取之”,一如刘备托孤诸葛亮之语,姑且不论。值得注意的是后一句,如果实在维持不住江东基业,也不妨投靠北方的强势力,但一定要“缓行”。《吴录》和《吴历》都产生于西晋初年,记述虽不同,其大旨则相通。

张昭是孙策临终时的托孤重臣,“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固然是《三国演义》的演绎,但张昭确实发挥了团结世家士族、稳定江东的作用。《三国志·吴志·张昭传》中记载了张昭规劝孙权的故事。孙权继位之后,像孙策一样喜爱打猎,常骑马射虎,张昭告诫他:“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孙权接受他的意见,设计制作了一种射虎车,人在车中可以免受伤害。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张昭等大臣畏惧曹操势大,多主张投降。这也符合孙策托孤时“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的交代。群臣中只有鲁肃、周瑜坚定主战。孙权得到鲁肃与周瑜的支持后,“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事关家国命运,以此显示决心,这一刀是孙权形象塑造的重要一笔。孙权决意迎战,移驻京口,联络刘备共同抗曹,火烧赤壁,大获全胜。公元229年孙权称帝,百官朝会,孙权归功于周瑜:“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张昭正打算说一些赞颂功德的话,孙权脱口讥讽道:“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当年如果听从你投降的主张,现在只能寄人篱下讨饭吃了吧!张昭又愧又怕,伏在地上,汗流浃背,于是请求辞官养老。

孙权与张昭,早已不再是孙策托孤之际“可与共天下”的关系了。孙权虽然对张昭不满,接受了他的辞职,但仍给他很高的待遇,任命张昭为辅吴将军,改封娄侯,食邑万户。这样的处理办法,确实有利于笼络人才,安定人心。

此后孙权又一次拔刀,是公元232年冬天,魏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联络东吴为后援。张昭等进谏言公孙渊反复无常。孙权与张昭磋商,张昭不退让。“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你这样在众臣面前折辱我,我常担心哪天忍不住杀了你。“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张昭涕泗横流,孙权也掷刀在地,与张昭对泣。这一对君臣,正应了“不是冤家不聚头”。

这是张昭和孙权的最后一次争执。孙权虽与张昭和解,仍派使节去了辽东。张昭气得称病不上朝,孙权恨张昭不支持他,用土把张府的大门封起来,张昭就在门里也堆上土。公孙渊果然复叛投魏,杀害东吴使者,证实了张昭的预见。孙权后悔没听张昭的话,几次向张昭表示歉意,张昭仍称病不出。孙权亲自上门请他,张昭推说已经病重。孙权气得放火烧了张府大门,张昭让人关上房门。孙权在房门外站了许久,张昭才让儿子扶他出见,随孙权的车驾进宫。君臣斗气,颇有儿戏的味道。尽管孙权“深自克责”,对张昭也只剩下名义上的尊重了。

孙权不听张昭等重臣之劝,不惧风险,派遣万人船队,携带重金礼物,联络辽东太守公孙渊,其目的就是与辽东建立同盟,对曹魏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以东吴的造船与航海技术,足以在建业与辽东之间顺利往来,一致行动。对于孙权而言,这是他击败曹魏、一统天下的难得机会。这一年他年过半百,以古人的寿命预期,已届老年。而以东吴的国力,无从与曹魏正面对抗,他虽也发动过几次北征,都没能取得像样的战果。有史家称赞孙权“乘间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也有人认为孙权没有统一全国的雄心,其最高目标就是保有江东。这未免委屈了孙权。准确地说,孙权是缺少这样的机会。公孙渊的出尔反尔,又一次打破了他的梦想。

(本文节选自薛冰所著《烟水气与帝王州:南京人文史》,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肖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