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统筹建设蓝绿基础设施 打造高标准韧性城市

2024-11-20 07:33:07|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尹海伟 胡宏

近日,《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以来全国首个获批的省会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南京各类开发与保护活动有了坚实依据。《规划》强调合理规划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特别加强沿山、沿江、沿湖及城墙等区域的天际线管控,充分展现南京山、水、城、林交融的独特魅力。同时,《规划》鼓励当代文化与历史文化在城市意象与空间中的融合,彰显古今交融的独特城市风貌。总体上,《规划》为南京统筹建设蓝绿基础设施、打造高标准韧性城市提供了全局指引,并绘制了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蓝色基础设施:

水体管理与生态修复

蓝色基础设施是指城市及区域内与水体相关的自然和人工系统,包括河流、湖泊和湿地等。在南京,这些水体不仅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防洪、调节气候和提升水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南京作为长江沿岸城市,《规划》强调水体生态修复与管理,明确提出要加强水系保护与治理,改善水质,提升城市水环境。

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修复水体生态功能与《规划》要求高度契合。首先,实施湿地恢复项目,以重新建立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少城市径流对水质的影响。通过恢复植被覆盖,提升湿地的水体过滤功能,不仅能增强生态多样性,还能为城市生物提供栖息地。其次,建立水源保护区至关重要。划定重要水源地及其周边缓冲区,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维护水体的自然状态,既能保障城市饮用水源的安全,又能提升水生态、水环境与水安全。水系连通性方面,加快建设水系生态廊道,推动构建“水网”体系,通过整治和疏通河道、修复堤岸自然生态系统,提升不同水体之间的连接,促进生物自由流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这不仅有助于生态平衡的恢复,还能增强城市的水文化氛围,为市民提供亲水空间。

城市雨洪管理也是蓝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城区和老旧小区建设雨水花园和绿色屋顶,是《规划》导向的重要内容,这些自然排水系统不仅能有效吸收雨水,降低城市内涝风险,还可通过植物的蒸散作用改善城市微气候。鼓励居民参与雨水收集与利用,提升公众对水资源管理的认知与参与感。

此外,开展水质监测与评估,建立水体健康评估体系,是科学指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实时获取水质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治理措施,保障水体健康。同时,贯彻严格管控长江及其洲岛的开发的要求,强化秦淮河、紫金山、老山和石臼湖等自然生态斑块的保护与修复,为南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绿色基础设施:

公园绿地与公共空间

绿色基础设施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和绿色空间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旨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与居民生活福祉。在南京,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园绿地,还涵盖城市森林、绿道、屋顶花园、社区花坛、湿地和生态缓冲带等多种类型。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空间和生态服务。《规划》提出保护长江绿色生态带和十片生态功能片区,强化秦淮河、紫金山、老山、石臼湖等自然生态斑块的保护与修复,增强绕城公路和高速沿线的绿环生态屏障。

实践中,值得探索“城市农业综合体”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等新理念。一方面,推动建设食物生产性城市,将农业、生态、教育和社区结合,形成可持续的城市食品生产模式;推广社区支持农业模式(CSA),鼓励居民参与本地农业生产,增强社区联系。另一方面,开展基于NbS的植被群落营建,优先选择本土植物,倡导“自然优先”的城市绿地规划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例如,在湿地地区种植水生植物与湿地草本植物,以提升其生态功能。

同时,在新建和改造过程中,重点关注公园绿地的多功能性。公园不仅能改善空气质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还能提供运动、休闲和教育等多种功能,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空间的多样化需求。在社区层面,探索、发展并建立社区参与机制,鼓励居民参与公园的规划与管理,促进社会资本的参与,实现绿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增强社区凝聚力。

城市韧性提升:

协同建设蓝绿基础设施

统筹建设蓝绿基础设施的目标在于提高城市韧性,使南京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压力和社会经济挑战。城市韧性是指城市在面对突发事件和长期变化时的适应能力,而蓝绿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则是增强城市适应能力与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所在。

为打造高标准韧性城市,加快形成规划实施中的动态评估机制,定期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韧性评估,识别脆弱环节并进行针对性改造与升级,以应对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挑战。同时,加强蓝绿基础设施的政策耦合,通过制定综合管理政策,确保水体与绿地的协同规划与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生态功能的协同提升。此外,继续开展跨部门合作,形成多方参与的决策机制,以整合资源和技术,推动蓝绿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

建立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制定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增强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提升社区韧性同样不可或缺。通过培训与宣传,增强市民对蓝绿基础设施重要性的认知与参与意识,提高居民风险意识与应对能力,鼓励社区自组织与合作,增强社会韧性。

在生态保护方面,南京需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设立生态保育和综合整治修复区,通过系统修复江河、湖泊与森林等受损空间,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连续性。统筹水利、能源、环境、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防灾减灾设施的区域布局,以提高国土空间的安全韧性。通过这些措施,南京将实现蓝绿基础设施的协同构建,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韧性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目标与展望:

统筹蓝绿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蓝绿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实“构建以水为脉、生态空间与城市蓝绿系统相连通、与农业空间融合的生态功能片区和生态廊道体系”的重要战略。

这一战略以长江绿色生态带为主轴,形成市域网络化生态安全空间结构,包括重要的山体、湖泊、湿地等生态功能片区,以及围绕城市的绿环系统。建设目标是提高城市韧性,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压力与社会经济挑战。未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进一步加强跨部门合作,推动不同领域的协同发展,实现更全面、协调的城市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系统布局蓝绿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市环境。在新时代的城市发展中,南京必将彰显独特的生态智慧与人文关怀,树立高标准的城市建设典范。

(作者尹海伟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胡宏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作者:尹海伟 胡宏 责任编辑: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