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大山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加速发展,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迅速兴起,成为服务保障民生、支撑城市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如何将新就业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引导他们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
我市玄武区红山街道创新“三同三力”工作法,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工作对象到工作力量的转变,正是这一理念在基层治理中的鲜活实践。这些好做法、好经验,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能水平,也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探明了新的有效路径。
“三同三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服务强化凝聚力、内驱力,用组织形成战斗力”。长期以来,新就业群体虽然在城市运转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基层治理进程中却处于边缘地带。强化党建引领,首先就是做优服务保障,让党的温暖打动人心、凝聚人心。红山街道聚焦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充分发挥党组织协调各方作用,统筹各类资源精准下沉,切实解决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方位的服务,让新就业群体充分感受到城市的温暖接纳,消融了融入壁垒,催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这也成为驱动他们投身基层治理的内在动力源泉。
有了内驱力,如何转化为战斗力?“我们党历来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组织起来。”针对外卖员、快递员走街串巷、熟门熟路的职业特点,红山街道通过党建引领的“靶向施策”,推出“九报告五处置”“三优先两鼓励”等机制举措,一方面为新就业群体搭建高效实用的平台,让他们在城市治理的坐标中找到行动方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另一方面织密筑牢组织体系,进一步拓展党建覆盖的广度深度,确保党组织与新业态协同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新就业群体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是城市的服务对象,也是治理力量。坚持 “以人为本、多元共治”理念,不断探索有温度、有活力的工作路径,把服务做到心坎里,把实事办到痛点上,就会把新就业群体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把基层治理“最大变量”变为“最美增量”,汇聚起安居乐业、致富兴业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