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云青
这个春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截至2月4日11时11分,总票房已突破43亿元。据导演饺子(本名杨宇)介绍,自己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从大三起就开始自学三维动画。2004年,饺子从广告公司辞职,花费3年多时间,待在家中,一心打磨动画喜剧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这段时间,被饺子戏称为“‘啃老’三年”。
所谓“啃老”,当然是饺子的自谦之言。毕竟这三年他并没有无所事事,而是真真切切在为自己工作。为了实现梦想或达成目标,他顶着“辞职啃老”和“转行跨界”的压力,在蛰伏待机的日子里坚定信心、保持干劲,终于厚积薄发——与其说这是“啃老”的三年,不如说这是“沉潜”的三年。从中,我们看到了耐心、坚韧和“长期主义”的力量。
有人说这是一个匆忙的时代,许多人忙着“出名趁早”,忙着“赚快钱”“快速变现”。于是,“沉下去耐心做一件事”变得越来越难,更遑论长时间“坐冷板凳”。然而,万丈高楼平地起,世事因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干事创业,“成功”的概率始终与沉潜的厚度有关。一个人如果耐不住性子,就只能寄希望于运气,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投机者——成功若要可持续,当然不能依赖于投机;真正的干事创业者,总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的同时,还要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做人做事,各行各业,梦想有大小,目标有远近,难度有高低,不同的果实有着长短不同的生长周期。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说,每一项国家科技奖的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坐定了冷板凳,便没有捷径可走,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才是把板凳坐热的不二法门。与科研相比,饺子为转行三维动画事业的付出已属“速效”。
沉潜三年,实属可贵。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巨大成功后,饺子团队能够不被成绩和荣誉冲昏头脑,坚持沉潜五年,继续精心打磨《哪吒2》,更是难能可贵。不少观众在观影后说:“从《哪吒1》到《哪吒2》,等了五年,但每一帧都值得!”慢工出细活,这一句“值得”不仅是观众感言,也反映了饺子团队的理念,更是对每一位有心干事创业之人的提示。
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需要秉持这样的“长期主义”,遏制急功近利的冲动。久久为功,方成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