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基层老医生有了AI新搭档

2025-02-05 07:29:38|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高风险,请仔细观察……有一处部位遗漏,请补充筛查……”近日的一天上午,鼓楼区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次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AI正在实时给出提醒和建议,与操作医生合作共同为患者进行筛查与诊断。没过多久,全科主任医师朱黎华拿到检查报告后,给出了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意见。

春节前的一段时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持续增多,朱黎华忙得不可开交,不仅是在诊室内,还穿梭在幕府山街道的街巷之间。“上午门诊结束后,要立刻赶去辖区内的一位老人家中,他预约了‘互联网+’出诊服务。”在基层医疗机构坚守了30年,节前的忙碌已经成为朱黎华的常态。不过,去年以来,朱黎华感受到了明显的不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走进基层医疗机构,帮助了医生,更让患者受益。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国家,然而,消化道早期癌比较隐匿,内镜检查是发现消化道早期癌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去年,一款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消化内镜下辅助诊疗系统“内镜精灵”,落户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基层医生的“第三只眼”,助力消化道系统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相当于一名主任医师站在旁边,实时辅助,提示可疑病灶,减少漏诊、误诊。”在朱黎华看来,AI并非取代医生,而是二者相辅相成,更好地为患者服务,“AI辅助提升精细治疗水平,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病例,人工把关提高诊疗质量,降低误诊、漏诊风险,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很多患者不用辗转大医院,也不必苦等专家号,在基层就可以获得客观、权威的内镜检查报告。”

作为首家引入“内镜精灵”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基层医疗机构,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推进AI落地。中心的医疗设备越来越专业,诊疗项目越来越全,服务内容越来越广,老医生有了新帮手,在先进智能医疗设备的助力下,仿佛添了左膀右臂,更好地大展身手。

近年来,我市借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向数字化、数智化转型,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也由“被动”向“主动”转型,不断创新服务,以提高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服务的实时性及可达性,实现从基础的诊前诊中诊后服务,延伸至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新的‘互联网+’医疗订单来了,马上准备出发。”年前甚至春节期间,朱黎华的大部分时间也都留给了患者,奔波在诊室和患者的家之间,还要线上随时回复患者咨询。去年,朱黎华获评首届南京市金牌家庭医生团队长,她带领的家医团队管理着辖区内1.9万余位居民,其中,慢性病人群1661人、老年人3243人。

基层医疗的变化让朱黎华“跑”得更有底气、更有方向。“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不断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老百姓在基层医疗机构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我们也将继续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守护辖区居民的健康。”朱黎华说。

【记者手记】

基层医疗蝶变中的温暖与希望

在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朱黎华的身上,我看到了基层医生对责任的坚守,见证的是一场基层医疗的变革。而这只是我市推进基层医疗改革的一个生动缩影。朱黎华是基层医疗的坚守者,也是变革的践行者。在新技术的浪潮下,有这么一群基层医生积极拥抱变化,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正成为守护居民健康的坚固防线。新技术与老医生携手,不仅提升了医疗效率,更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这是医疗技术的进步,也是民生福祉的增进。


责任编辑:杨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