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今天是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放眼望去,春意不只在田野枝头,也在火热的工地上、车间里,更在每个劳动者挥洒汗水的身影中。
除夕当天,扬子石化烯烃厂乙烯联合装置裂解岗上的操作员们还在裂解炉区现场巡检,把查看炉膛燃烧情况、工艺指标比对调控等每一项操作落实到位;大年初一,“泰坦”号国际油轮装载3.6万吨航煤,驶离金陵石化清江码头;初四一早,南化公司橡胶化学品部以夜班生产情况良好的通报,吹响新一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的号角……全力以赴抓生产,奋力冲刺一季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铆足干劲,一幅“人勤争春早”的生动画卷在南京徐徐展开。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今年工作提出了“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重大要求。去年年底召开的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对今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全市上下聚力打好“三大关键仗”和“三大攻坚仗”。良弓在手,贵在速发。站在全年工作开局的关键节点,我们要以实干苦干、敢闯敢干,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打好基础、争取主动。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当前虽然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也是宏观政策环境最好的时期。随着《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落地,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我们要抢抓政策机遇,促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的行动要能早则早、能快则快。今年年初,南京北站片区会展中心一期、南京易咖智车城市服务机器人等一批项目入选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要分秒必争,争政策、争项目、争资源;猛攻狠抓重大项目、重大任务、重大科技专项落地开工,以重大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展现省会城市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新作为。
一年春作首,万事勤为先。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情,就是涌动的春潮,机器轰鸣的嘹亮声响,就是劲吹的春风。成事在势,成事更在人。让我们锚定全年发展目标,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谋定快动、先发制人,切实把南京的综合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