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企业对春节后市场发展信心增强
我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明显回升
国际商报记者 魏桥
1月27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1月份制造业PMI为49.1%,比2024年12月下降1.0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2024年12月下降2.0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1%,比2024年12月下降2.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产出继续保持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在解读数据时表示,上述数据受春节假日临近、企业员工集中返乡等因素影响。值得关注的是,赵庆河分析称,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和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5.3%和56.7%,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企业对节后市场发展信心较强。
受访业内人士预计,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制造业PMI有望迎来季节性回升,并持续稳定在景气区间。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较高景气区间
赵庆河进一步分析称,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8%和49.2%,分别比2024年12月下降2.3和1.8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有所放缓。从产需看,大型企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3%和50.6%,持续位于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比上月回落。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PMI为50.2%,比2024年12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运行在临界点以上。此外,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5%和47.4%,分别比上月上升1.3和0.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预期回升明显。赵庆河表示,1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3%,比2024年12月上升2.0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节后市场发展信心增强。从行业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相关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更为乐观。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1月份制造业PMI回落至荣枯线下方,反映出我国制造业景气程度有所降温。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按照以往经验,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企业员工集中返乡,生产活动阶段性降温,从而造成PMI的季节性回落;其次,考虑到PMI为环比指标,鉴于去年四季度在相关政策驱动以及各地各部门全力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的情况下,与去年12月相比,今年1月PMI有所承压。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高于临界点
在非制造业方面,数据显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2024年12月下降1.7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比2024年12月下降3.9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虽然也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荣枯线上方,说明景气度仍然较高。”付一夫说道,这主要得益于春节假日效应的带动,与居民出行消费相关的道路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维持在扩张区间。同时受假期工人返乡、冬季低温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建筑业回落明显并滑至荣枯线下方。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付一夫进一步表示,1月份,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3%,比2024年12月上升2.0个百分点,且升至较高景气区间;服务业和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6.8%和56.5%,都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这表明,经济运行虽有短期波动,但企业对于春节后的市场发展前景总体上持乐观态度。”
整体看,付一夫表示,1月份制造业PMI的回落虽然具有一定特殊性,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需求面仍偏弱。在此背景下,稳增长政策的预期或将再度升温。“预计随着春节假期过后生产活动重回正轨以及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制造业PMI有望迎来季节性回升,并持续稳定在景气区间。”